台灣空襲狀況集記 via JACAR 在研究過去的事件時,如果發現某些資訊跟當時的官方文件記載不符,往往會先相信後者,因為離事件發生的時間較近,而且又來自官方。上面的文件是日本在台灣的總督府所記錄的昭和20年《台灣空襲狀況集記》中,5月21、22、23日三天的條目(藍色的文字是我根據表頭所列的地區名稱加上的,以便對照)。文件記載22日這一天只有台北地區和台東地區分別遭到燒夷彈和爆彈轟炸,而且數量各只有個位數。 網路上不難找到關於美軍飛機在這一天空襲台灣的其他資訊,例如Combat Chronology of the US Army Air Forces這個網站在1945年5月22日的條目說:「On Formosa, B-24s bomb Toshien (桃子園) and Okayama (岡山) while B-25s hit an oil plant W of Kagi (嘉義) and several…
Tag: 飛行場
因為錯誤,所以……
1945年4月16日,美國陸軍航空隊第38轟炸大隊由於前一天轟炸紅毛飛行場的任務受到天氣影響而改為空襲其他地點,所以決定捲土重來、再度嘗試。當天由旗下第71、405、823轟炸中隊總共出動18架B-25轟炸機,除了一架飛機因為領航官生病先行折返,其餘飛機在目標上空投下大量的23磅傘降破片殺傷彈。不過有若干領航官在返航後質疑任務中轟炸的地點並非紅毛飛行場,檢討後才發現是領隊機的領航官犯了錯誤,所以把機群指引到了桃園飛行場。上面兩張照片就是當天任務中拍攝的。 下面這張傾斜偵察照是美軍在1944年3月1日所拍攝,可以看到動工不久的桃園飛行場仍在大興土木,還有位於範圍內的埤塘尚未填平。類似的景象,很快又會在這裡重現,桃園空城計畫即將把現在桃園基地內大部分的建物剷平。當年美軍因為導航錯誤,所以轟炸了桃園飛行場;如今會不會因為政策錯誤,所以把基地內珍貴的史跡拆除,多年後才發現航空城其實多了一個航字?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軍極密:埔里飛行場位置圖
NARA 典藏;杜正宇拍攝提供 研究台灣歷史的年輕學者杜正宇先生今年暑假再度挑戰美國的NARA,不到幾天就找到一批台灣軍司令部在1945年製作的軍極密地圖(不過這些地圖會在NARA出現也是耐人尋味,它們應該被稱為戰利品吧)。上圖就是我請他傳給我的埔里地圖,紅線標示的區域是埔里飛行場。下圖中的紅線區域是我在兩年多前根據【台灣區各飛機場要圖】裡的手繪圖推測出來的埔里飛行場位置,跟軍極密地圖比起來,大約偏西了兩三百公尺。雖不中,亦不遠矣!
高雄的尖尾艇庫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上面這張照片裡的設施被美軍情報分析人員研判為一座水上飛機基地,包括一座420呎x120呎的棚廠、30呎x300呎的機坪和兩座滑溜台。美軍稱之為Takao Seaplane Station,或是Reigaryo Seaplane Station(Reigaryo是苓雅寮的譯音)。儘管之前我曾在此發表過相關的文章,我對於水上飛機場的說法一直持保留的態度,因為這座棚廠並不像機庫,而且機坪和滑溜台都太狹窄,不像是給水上飛機使用的。 下圖是鄰近區域的照片,上面的照片就是正中央的部分: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我在中央研究院的台灣百年歷史地圖找到一張日治時期的地圖(如下,點擊可放大),答案終於揭曉:原來這座設施稱為尖尾艇庫,也就是用來停放船艇的庫房,尖尾是當地的地名,並不是什麼水上飛機基地。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終戰前美軍最後對台空襲任務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我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陸基飛機首次攻擊台灣」這一篇指出,《台灣航空決戰》一書所說美機在1945年8月10日轟炸南台灣各市鎮為終戰前最後一次對台空襲,並不正確,因為美國海軍陸戰隊飛機在8月12日還空襲了北台灣。那麼美國海軍陸戰隊這一次任務是否就是美軍在二戰中最後一次的對台空襲任務呢?上面兩張照片是美國陸軍第13航空隊的第5轟炸大隊所攝,拍攝時間是1945年8月12日中午1250(東京時間),比陸戰隊的空襲時間晚了兩個小時,所以是我手上所有原始資料記載的最後一次美軍空襲台灣任務。 這兩張照片都註明是Takao A/D,也就是高雄飛行場。不過我怎麼看怎麼奇怪,因為完全不像高雄飛行場。我找出嘉義飛行場的空照詳加比較,確認以上兩張照片裡的機場的確是嘉義。我特別作了下面兩張比較圖,圖左取自上述兩張照片,圖右則來自嘉義飛行場的空照: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原來當天第5轟炸大隊的主要目標是嘉義飛行場,但是有4架B-24因故改炸次要目標高雄鐵路調車場,可能照片處理人員不小心搞混了,把Kagi A/D和Takao Railroad Yard各取一個字,便成了Takao A/D。下面這張照片取自第5轟炸大隊的隊史,這本書上還特別註明是 last combat mission of the 5th Group。我在網路上也看過這張照片的完整版,上面註明的拍攝時間是1945年8月12日1250,不過地點還是寫成Takao A/D。…
B-32重型轟炸機首次轟炸台灣
B-32’s First Mission Against Formosa
1945年6月13日上午,兩架美國陸軍航空隊第312轟炸大隊的B-32重型轟炸機從菲律賓的Floridablanca機場起飛,前往台灣轟炸南部的恆春飛行場,這兩架飛機各掛載了12枚1000磅炸彈。上圖裡美軍序號42-108532的這架B-32(綽號Hobo Queen II)於午前先飛抵目標區投下了所有炸彈,其中九枚炸中了恆春飛行場的跑道前緣,其他三枚落在跑道的西邊(恆春飛行場的照片可參考下面這張1945年4月24日的空照圖)。另一架序號42-108528的B-32於15分鐘後投彈,不過卻有三枚卡在彈架上,其餘九枚炸到了南半邊的跑道。On the morning of June 13, 1945, two B-32 Dominator heavy bombers of the 312th Bombardment Group, each carrying twelve 1000-lb bombs, took off from Floridablanca Airfield, Philippines, for a…
新書推介
在此介紹這一本由航空史研究新秀杜正宇擔任主要作者的台灣航空史新書《日治下大高雄的飛行場》,請大家以購買的行動踴躍支持新一代的文史工作者! 目前PCHOME特價79折332元(實際售價以該網站為準)。
草屯飛行場平面圖
Soton Airdrome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三年前取得的《臺灣區各飛機場要圖》由於是手繪,精確度和精細度都不比正規的地圖,加上近年來草屯地區發展迅速、地貌變化甚大,所以其中的草屯飛機場只能約略定位,無法在Google Maps畫出平面圖。幸好國內年輕歷史學者杜正宇先生遠赴美國取得的檔案中包含了草屯飛行場的空照,並且慷慨分享給我,終於能順利繪製出草屯飛行場平面圖,在此誠摯感謝!上面這張1944年3月1日的草屯地區傾斜照相拍攝時,飛行場尚未興建,所以用來作對照之用。The oblique aerial photo of Soton (currently Caotun, Nantou) area on the top, taken on March 1, 1944, is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comparison, for Soton…
台南(北)飛行場?
Was There a Tainan North Airfield?
取自杜正宇與謝濟全著《盟軍記載的二戰臺灣機場》Via Tu, Cheng Yu and Shieh, Chi Chuan, “Airports in Taiwan during World War II period” 上圖是美軍1944年9月的一份情報分析裡的照片,注意照片中標示了台南(北)飛行場(Tainan North Airfield),而這張照片的「原版」其實是下面這張1944年3月1日拍攝的傾斜照相:The annotated photo above was included in a US military intelligence analysis report dated…
台中飛行場西跑道
Toyohara Satellite Airfield (West Runway of Taichu Airdrome)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上圖拍攝於1943年11月22日,圖中美國軍方稱為Toyohara(豐原)的機場實際上是被日本人稱為台中飛行場,但是此台中飛行場並非目前已廢棄的水湳,而是空軍清泉崗基地的所在地。下面這張1944年3月1日的傾斜空照雖然被中研院加了浮水印,但畫質較佳。The above annotated photo was taken on November 22, 1943, and was later used in the intelligence analysis Formosa Interim Report, February 1944. The airfield in the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