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Chris Pocock) 前空軍第35中隊(黑貓中隊)首批U-2飛行員、航發中心主任華錫鈞上將於上月24日去世,享壽92歲。追思禮拜於本月10日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舉行,空軍出動4架AT-3及4架IDF,在追思禮拜後低空通過教堂上空,向華將軍致敬。華將軍的老友、知名U-2相關書籍作家Chris Pocock特別前來台灣參加追思禮拜,本文所有照片都是由他提供。 我這個網站跟華將軍的淵源超過二十年。當我這個網站仍以Military Aviation of ROC的名稱架設在學校server時,有一天收到華將軍的email,讓我這個窮留學生受寵若驚。原來他是看到我做的U-2網頁,特別寫信更正他的英文譯名。雖然他尊為上將,當他開始用中文寫email後,都謙稱為弟!我的第一本書《無人飛機祕密檔案》要出版之前,我厚著臉皮請他為我作序,他也慷慨的答應了,他真的是一位非常謙虛且令人尊敬的長者! 華將軍在旅居美國期間,仍非常關心國內航空工業的發展。有時看到他有不同意見的報導,還會寫email要我轉達他的看法給作者。他在大約兩年前從美國遷回台中定居,並捐助成立「華錫鈞航空工業發展基金會」。可惜我一直沒前去台中探望,沒想到就來不及了! (Photo by Chris Pocock) 中為華錫鈞將軍遺孀周毓和女士。(Photo by Chris Pocock) 前排左為前黑貓中隊隊員蔡盛雄,右為前黑貓中隊隊員葉常棣遺孀涂筱曼女士。(Photo by Chris Pocock) (Photo by Chris Pocock) (Photo by Chris Pocock)
Tag: Hsichun Mike Hua
快刀計畫前四次任務航線
上個月底,英國作家Chris Pocock寫email向朋友們預告,美國中央情報局已經把十多年前只是部分解密的U-2相關歷史作大幅度的解密,文件即將在網路上公開。昨天早上果然就發現可以下載,但更驚訝的是今天台灣的媒體也大幅報導這份文件解密的新聞,只是重點都放在中情局公開承認51區(Area 51)存在的這部分。難怪我在《快刀計畫揭密》透露的內容都得不到保潔、吸瓶的青睞! 對我個人來說,新解密資訊裡最特別的就是最上面顯示的Project TACKLE前四次任務航線圖(點擊可放大)。這四次任務分別由陳懷(GRC 100)、楊世駒(GRC 102)、華錫鈞(GRC 104)、王太佑(GRC 106)擔任飛行員,除了GRC 102的航線曾在華錫鈞的自傳《戰機的天空》中出現,其餘三次任務的飛行路線過去都未公開。尤其陳懷負責的GRC 100更是眾人注目的焦點,因為他多年前就已殉職,無法親自描述,而且這次任務涵蓋的許多地區都受到雲層遮掩,很難從照相判讀報告來研判他飛過哪些地區,所以這張圖更加重要。當然,這張航線圖的公開,也再度證明國防布宣稱陳懷在GRC 100任務中拍攝到武功機場的說法是絕對錯誤的,因為GRC 100的航線根本就沒有經過武功一帶!
A Miracle at Cortez
On August 3, 1959, then-Major Hsichun Mike Hua made a forced landing with his disabled U-2 at Cortez, Colorado. Fifty years later, he was invited by Cortez Aviation Heritage Society to return…
華錫鈞將軍的祝福
華錫鈞將軍與夫人製作了一段短片祝福大家聖誕與新年快樂,片中還包括他受邀到科羅拉多州Cortez市講述他當年駕駛U-2在這裡迫降的經過,保證精彩!
經國號戰機首次升空廿週年回顧
幾天前收到華錫鈞將軍的email,他說: 年初看到公視製作的『IDF 啟示錄』,瞭解國內媒體對 IDF 尚有不少誤解。因此和漢翔同仁合作製作了『經國號戰機首次升空廿週年回顧』的影片。現在已登載在我的網站上 www.hmhfp.info/dcm/IDF_Aniv.html ,請收看並指教。 這部影片採用了許多第一手、甚至是從未曝光過的資訊,並有重要相關人士的訪問畫面(包括華將軍本人),是我看過所有與IDF有關的作品中最具權威的一個。更特別的是,它是由華將軍親自剪接、編輯、製作,非常具有專業水準。絕對必看!
Target: North Korea
This is the flight track of mission GRC 128, flown by Hsichun Mike Hua (華錫鈞) on December 6, 1962. This mission is unique in many ways. It is not only the first…
In God We Trust. All Others We Monitor.
Here are selected U-2 imagery of Chinese military bases. Google Earth users may want to download the associated kmz file to see what these bases look like now. Please save the file…
General Hsichun Hua, ROCAF (Ret.)
Via Col. Tom Wang One day in 1997, when my website (then called Military Aviation of ROC and hosted on my school’s server) had been up and running for about two years,…
從Freedom Flight說起
在跟黑貓中隊有關的書籍中,Freedom Flight應該是最迷你的一本(全書不到100頁),它的作者Linda Rios Bromley女士也應該不是最有名的一位(她並非專業的航空作家)。雖然我不清楚當初她寫這本書的動機,但是我認為跟她Rio Del出身的背景以及與葉常棣熟識有關,而這本書也正是敘述葉常棣被俘後的際遇。不過憑良心說,要深入了解葉常棣在大陸上的遭遇和離開大陸到美國展開新生活的這一段過程,還是得看華錫鈞將軍所著的Lost Black Cats這本書,畢竟葉和華兩人曾是同事,更是同文同種,在溝通上比較沒有問題,所以內容上比較深入。 進入21世紀後,國內除了TVBS的「大搜索線」製作的一個15分鐘專輯和《兵器戰術圖解》的兩三篇短文,以黑貓中隊為主題的專書著作竟然掛零。(不可否認,習賢德教授的《統獨啟示錄》有相當的頁數提供了深入的研究,但非專書;中天電視台播出的「台灣天空的祕密」其實是由鳳凰電視台製作,算是港資)。我猜Bromley女士的Freedom Flight應該賣得不好,但是她願意花時間去訪問葉常棣、花工夫寫出來,而且最重要的是還有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本小書,讓我有些感慨。不知道國內的出版界是不是被網際網路打得喘不過氣、無利可圖,那麼國防部的史政編譯室總可以出面寫一本吧? 說到「台灣天空的祕密」,Bromley女士在拍攝過程中也幫了不少忙,連美國的媒體都有報導。 也許這真是一個花花世界,有太多的選擇,而只有我和少數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才會注意到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GRC-126
陳懷在1962年9月9日被擊落的前一天,楊世駒執行了一次代號為GRC-126的偵照任務。關於這次任務的描述,目前可以公開查到的,不外是來自過去兩岸出版的書籍和文章,所以都有一些共同的錯誤。前幾天在一個部落格上看到轉載一篇紀念陳懷的文章,其中也提到了GRC-126這次任務,還是有一樣的錯。既然美國方面已經把這次任務的檔案解密,我想在此說明清楚,以免日後積非成是。以下引用的部分是該部落格上的文字。 楊世駒所駕駛的U-2偵察機,原定計劃是一路由昆明、南寧、桂林、南昌、西安、上海,然後出海後轉東南,再轉西南航向回航。不料當楊世駒到達桂林完成偵照之後,飛機的供油系統卻出了問題,在台灣海峽上空3萬呎擔任無線電中繼的管制官,立即在取得隊部的指令後,命令楊世駒停止偵照,以曲折航線回航。 下面貼出的文件,是當時給飛行員參考的,按照順序列舉了從穿幕(point of penetration)之後會經過的主要目標,藍色的中文字和紅線是我加上去的。其中除了藍山和來陽機場,其他地點都在廣東省,所以可見上述的計畫飛行路線並不正確。 下一份文件則是任務結束後發出的,其中清楚的寫著返航的原因是交流發電機故障(A/C generator failure),不是供油系統。另外所謂的「在台灣海峽上空3萬呎擔任無線電中繼的管制官」也是不正確的說法,只是我無法提出明確的證據。 這篇文章的最後寫著: 陳懷被擊落的第3天上午……第35中隊及第4中隊在當天下午,甚至還主動出擊,在終昏前進行一次大陸東南沿海7大空軍基地的偵照作業。但這一天下午,解放軍不但連1枚飛彈也沒發射,連攔截機也是1架也沒升空。 我不知道第4中隊是否真的有主動出擊,但可以確定第35中隊沒有。此時美方和我方都還沒完全明瞭失事的原因,怎麼可能貿然行動?以下出自兩份不同文件的任務列表,也證明了這是子虛無有的說法。華錫鈞在「戰機的天空」這本書中也提到,陳懷殉職的下一次任務,是由他擔任飛行員(書中的任務日期是12月6日,美國時間是12月5日)。 希望日後出現的文章不會再有相同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