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1945年1月3日清晨,14架第80轟炸機中隊的SB2C-3、6架第80魚雷機中隊的TBM-3,以及擔任護航的12架第80戰鬥機中隊F6F-5,分別從提康德羅加號航艦(USS Ticonderoga, CV-14)起飛,準備攻擊後來成為水湳機場的台中飛行場。根據第80艦載機大隊的戰報,參與這次任務的尚有蘭利號航艦的F4U、艾塞克斯號航艦的F6F、聖哈辛托號航艦的TBM,但除了上面這張蘭利號航艦飛機拍攝的台中飛行場航照,目前我找不到後者這三艘航艦的相關任務敘述。如果這次攻擊任務發生在現代,蘭利號航艦飛機拍到的照片就會跟下圖類似。On the morning of January 3, 1945, fourteen SB2C-3 dive bombers of VB-80 and six TBM-3 torpedo bombers of VT-80, escorted by twelve F6F-5 fighters of…
Tag: Bombing Formosa
[UPDATED] 二戰時期的日軍防空塔
WWII Japanese Pillboxes on Formosa
Site A (Source: Google) [Update]: Many thanks to Michael Carl, who provided information on the pillboxes on CCK Air Base, and to Mark Spearman for the info on the pillboxes on Tainan…
攻擊屏東!
USN Hit Heito (Pingtung)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我在國小上社會課和國中上歷史課時,課本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描述是以「八年抗戰」、「對日抗戰」的史觀為中心。隨著對這段歷史越來越投入,我漸漸領悟到,對台灣這塊土地來說,「抗戰」的主要發動者是美國,而當時受日本統治的台灣其實是「抗戰」的受方,反而中華民國沒有直接的角色。我這一系列的圖文,就是要呈現「對日抗戰」的另一個面向,讓大家知道當年的台灣在哪些地點發生過哪些事。 1945年1月9日清晨,15架SB2C、6架TBM與7架護航的F6F從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號航空母艦(CV-14)起飛,執行對台攻擊任務,主要目標是中部的公館飛行場。不過台灣地區在冬季的天候往往不佳,這一天也不例外,中部上空完全被雲層籠罩,這批飛機只好往南飛行,找尋其他適合攻擊的目標。他們在高雄地區上空雲層的開口發現一座大型機場,於是立刻逮住機會發動攻擊。事後,美軍根據當天的照片確認被攻擊的是屏東飛行場。On the morning of January 9, 1945, fifteen SB2C and 6 TBM, escorted by seven F6F, took off from the USN aircraft carrier Ticonderoga (CV-14) for an…
攻擊恆春!
USN Hit Koshun (Hengchun)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上面這張拍攝日期不詳的照片取自美國海軍的「Being the Lives, Deeds and Heroic Sayings of Fleet Air Wing Seventeen and Her Sons: 15 September 1943 to 30 September 1945」,根據照片的說明,地點是台灣的恆春飛行場。停在露天掩體的兩架飛機都已冒出白煙,其中最前面的一架疑似中島B6N天山艦上攻擊機,第二架應該是中島Ki-27九七式戰鬥機(如果機型識別有誤,敬請指正)。不過這兩架飛機應該在美軍炸射前就已經損毀,日軍只是拿它們來當作誘餌。然而我不懂為什麼陸軍和海軍的飛機會出現在同一座飛行場上。In this undated photo from Being the…
蘭陽高等女學校遭炸
Ranyo Girl’s Higher School Bombed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1945年1月,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對台灣發動第二波大規模空襲,除了西部的目標,東岸的花蓮港、蘇澳、宜蘭這次也被列入轟炸的對象。1月21日上午,美軍航空母艦考本斯號(USS Cowpens, CVL-25)上的F6F戰鬥機對宜蘭地區發動攻擊,主要目標是宜蘭飛行場。其中一架專門負責照相的戰鬥機拍下了以上的照片,不過照片裡因為爆炸而冒出濃煙的並不是日軍的軍事設施,而是現在稱為蘭陽女中的蘭陽高等女學校。可能是因為學校就位在連接宜蘭南、北飛行場的滑行道旁,讓美軍以為是軍用房舍才遭到誤炸。In January 1945, Task Force 38 of the US Navy launched the second wave of massive air campaign against Formosa. Karenko (Hualien), Suo (Suao), and Giran…
日治時期台北地區防空砲台 Anti-Aircraft Batteries in Taihoku during WWII
Source: Third Phase P.I. Report, April 1944. AFHRA via Academia Sinica 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徵集成果 儘管台灣在二次大戰期間是日本的領土,我在1970年代唸國小和國中時,歷史課本卻都是用「對日抗戰」的角度來描繪二次大戰,關於台灣的部分則以日本治台早期發生的台人抗日事件和後期的皇民化政策帶過,鮮少敘述台灣在對盟軍作戰上的角色以及美軍對台灣的大肆轟炸。上面是美國陸軍航空隊在1944年3月2日拍攝的兩張台北地區偵察照片,標示A/A的都是用來對付盟軍(尤其是美軍)飛機的防空砲台,數量不下於現在圍繞台北四周的防空飛彈陣地,再加上標示S/L的對空探照燈陣地,當時台北真是積極「對美抗戰」啊。The above two reconnaissance photos of Taihoku (Taipei) were taken in March 1944 by the US military. Those marked “A/A”…
福爾摩沙之役美軍戰果報告 Battle of Formosa: Task Force 38 Operational Summary
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針對1944年10月12日至14日的對台攻擊行動所做之作戰總結報告(Operational Summary)共計六頁,可按此下載pdf檔。由於報告已經是條列整理的形式,就不逐字翻譯為中文,其中提到的台灣地名則請參考以下之對照:To read the operational summary of the Battle of Formosa by Task Force 38, you may want to download the pdf file. A look-up table for Formosan geographic names mentioned in…
福爾摩沙之役美軍船艦 Battle of Formosa: US Navy Ships
以下文件內容取自美國海軍列克星敦號航艦(USS Lexington, CV-16,福爾摩沙之役期間是第38特遣艦隊指揮官的旗艦)的戰報,文字指出美國海軍在1944年10月12日到14日對台灣發動的攻擊行動,目的是支援美軍反攻菲律賓雷伊泰(Leyte)的行動計畫。接下來列出了第38特遣艦隊在福爾摩沙之役時的組織,由於船艦數量甚多,所以就不再一一翻譯,各艦艇型式縮寫的說明是:The following document is taken from the report by USS Lexington (CV-16). Keys to the vessel types are: BB:戰艦 Battleship CA:重型巡洋艦 Heavy Cruiser CL:輕型巡洋艦 Light Cruiser CL(AA):防空輕型巡洋艦 Light Cruiser (Anti-Aircraft)…
福爾摩沙之役被俘美軍 Battle of Formosa: US Prisoners of War
Source: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美國海軍雖然在1944年10月12日到14日的對台攻擊行動中大有斬獲,卻也損失了相當多的人員和飛機,這些被擊落的人員有部分被日軍俘虜,在受完偵訊後就成了戰俘。上表就是台灣軍司令部記錄這段期間被俘虜的美軍人員名冊,不過我相信真正被俘人數應該不只這些。Although the attack against Formosa by US Navy Task Force 38 during October 12-14, 1944, was highly successful, many US aircraft and crew were…
攻擊彰化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Shoka Airdrome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上面兩張照片裡的機場被美國海軍列克星敦號航艦(USS Lexington, CV-16)的人員標示為台中飛行場,但事實上它是位於目前彰化縣福興鄉的彰化飛行場。儘管名稱有誤,1944年10月12日的拍攝日期應該是正確的。The airfield in the above two photos were identified as Taichu Airdrome by the crew of USS Lexington (CV-16), whose aircraft conducted the strike. Bu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