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iwanAirBlog

since 2006

Menu
  • About
Menu

Tag: Bombing Formosa

電影明星七十年前的模樣

Posted on December 28, 2014

今年8月的台南行,去了一趟楠西的鹿陶洋江家古厝,也就是電影《總舖師》裡,鬼頭師訓練徒弟阿海消除食材怨氣的地方及虎鼻師住家所在。沒想到美軍1945年6月15日拍攝的空照圖(底片罐號B03235)裡也可以看到這座大型聚落: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跟現在比起來,除了門前的大池塘可能因公路拓寬而縮減,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 顯示詳細地圖

轟炸台東飛行場

Posted on December 20, 2014

1945年4月30日上午,美國陸軍第38轟炸大隊第71、405、822轟炸中隊各派出六架B-25,每架飛機掛載72枚23磅傘降破片殺傷彈(parafrag),前往轟炸台東飛行場,目的是摧毀三架停放該地的日機。在中午12時25分左右,每個中隊各以六機並排隊形超低空投下炸彈。上圖是第405轟炸中隊一架飛機在過程中拍攝的照片。 日軍的台東飛行場是由海軍飛行場與陸軍飛行場構成,海軍飛行場基本上是一塊不規則形狀的區域,而陸軍飛行場則擁有四條跑道,面積相當大。幸好美軍在報告上註明上圖中的建築位於飛行場的東側,所以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就找到上圖的拍攝位置,也就是下面這張1945年6月15日美軍偵察照片涵蓋的區域。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這塊區域位在海軍飛行場旁,日軍在戰後呈繳的《臺灣區各飛機場要圖》剛好有標示出這幾棟建築物的用途(如下圖),由此可以得知本文第一張照片中的大型建築是格納庫,而格納庫右邊高塔狀的建築物是氣象觀測所。 下圖是台東飛行場的全貌,前述的格納庫就是右上方箭頭所指的白點。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當年的台東飛行場現在已面目全非,但是在Google Maps中仍依稀可從一些田間小徑勾勒出陸軍飛行場幾條跑道的輪廓,至於海軍飛行場的輪廓就不容易看出來了。上述的格納庫也已經被拆除,其位置差不多就是台東航空站跑道東北端漆著「22」這個數字的地方:

另一張疑似台東新港的戰時照片

Posted on November 30, 2014

上圖是美國海軍第104巡邏轟炸中隊一架執行武裝偵巡任務的PB4Y-1在1945年4月18日拍攝的照片(點選可放大),右上角的建築物旁有100磅炸彈爆炸產生的白煙。該任務的作戰報告指出這個地點是座標22 43’N 121 15’E的台東港(Port Taito)。目前距離台東最近的港口是東北方6公里處的富岡漁港,不過當時的空照顯示此處仍未建港,維基百科也指出富岡漁港建於1954年,所以顯然上面這張照片中的港口並非現在的富岡漁港。 我發現照片裡的地點很像上一篇《此新港非彼新港》裡第一張照片中的一角(下圖的黃框): 於是我把黃框的部分放大,跟本文第一張照片比較,幾乎可以確認是同一個地點。以下是我比較的結果,我把我認為是相同的建築用數字標示出來: 如果真是同一個地點,那麼美軍攻擊台東新港的記錄又多了一次。

此新港非彼新港

Posted on November 8, 2014

上面這張照片是美國海軍第104巡邏轟炸中隊一架執行武裝偵巡任務的PB4Y-2在1945年7月14日拍攝的,當天的作戰任務報告有以下這段文字: 根據這段敘述,照片裡的地點是在花蓮的大港口。不過我找不到當地的空照,而美軍繪製的地圖上也看不出在大港口一帶有這樣的港口: 同一個中隊另一架PB4Y-2在1945年8月3日的任務中拍到下面這張照片,我非常肯定它跟最上面的照片是同一個地點,照片裡的船隻似乎都沒有移動過: 任務報告裡並沒有指出地名,但給了座標(23 07’N 121 23’E),對應到美軍地圖的區域如下,可以看到這座港口的配置跟照片是一致的: 地圖上註明的Shin-Ko是「新港」的譯音,不過這並非現在大部分人熟知有新港飴和奉天宮的嘉義縣新港鄉,而是目前名為台東縣成功鎮的新港。這個台灣東部的新港因為在海岸線上,執行武裝偵巡或氣象觀測的美軍飛機經常在路過時「順便」把炸彈扔在這裡或是對港內的船隻掃射一番,除了上述的兩次美國海軍飛機的任務,美國陸軍B-25光臨此地攻擊的任務至少有以下這些: 所以對當時的美軍而言,台東的新港應該比嘉義的新港更有名。研讀這些二戰時期的舊檔案,也讓我上了一堂地理課。

從洪致文教授的一篇論文談《台灣空襲狀況集計》的問題

Posted on October 25, 2014

偶然間看到洪致文教授發表在【臺灣文獻】64卷第2期的論文《二戰末期美軍轟炸下的恆春測候所氣象觀測》,探討恆春測候所在二戰末期遭到美軍轟炸的經過。該文在考證1945年5月26與27日的美軍空襲時,是以昭和二十年五月中的《台灣空襲狀況集計》第一表「來襲敵機之狀況」作為主要參考資料。該表共分三頁,5月26與27日的記錄落在第三頁(如下): 台灣空襲狀況集記 via JACAR 該表的第一列(row)是日期,底下各列代表當天美軍各種機型來襲的架數,機型名稱則列於該表第一頁的表頭。如果把上面所示的第三頁跟第一頁(如下)比較,可以發現第三頁有個問題:第三頁在日期之下共有12列的數字,但是第一頁的日期下卻有13列的數字(第二頁也是13列)。根據我個人的判斷,第三頁少的是A20A的那一列。 台灣空襲狀況集記 via JACAR 不過這張統計表的問題不只這一項。27日下面第二列對應到B25(正確來說應寫作B-25)的數字是一〇三,也就是說當天共有103架B-25來襲,這是大有問題的。因為美軍當時投入台灣戰場的B-25單位有: 第38轟炸大隊的第71、405、822、823轟炸中隊 第345轟炸大隊的第498、499、500、501轟炸中隊 第71偵察大隊的第17偵察中隊 就算這些單位所有的B-25在當天全部出動,也擠不出103架來。以第38轟炸大隊的第405轟炸中隊來說,在5月初的時候配備了11架B-25,到了月底只剩9架: 同大隊的第822轟炸中隊在5月初時有10架B-25,月底時還是10架(含非堪用機): 根據我手上的第38轟炸大隊與第345轟炸大隊的任務報告和其他美軍文件,5月27日到台灣上空執行任務的B-25包括: 第38轟炸大隊第71轟炸中隊一架(武裝氣象觀測任務) 第38轟炸大隊第822轟炸中隊二架 第38轟炸大隊第71、405、823轟炸中隊各六架 第345轟炸大隊的第498、499、500、501轟炸中隊各六架 所以《台灣空襲狀況集計》在5月27日的數字跟美軍的作戰記錄有很大的差異,就這一點來說,我會選擇相信美軍的數字。 在5月27日轟炸恆春的是第38轟炸大隊第405轟炸中隊的六架B-25,事實上本文一開始的照片就是他們當天拍攝的,下圖則是任務報告所附的攻擊飛行路線(點選可放大): 至於在5月26日轟炸恆春的是第38轟炸大隊第823轟炸中隊的六架B-25,當天他們被指派的目標是位於彰化的鐵路調車場,但因為低空飛行加上導航的失誤,未能找到彰化。轉向出海後再回頭,依然找不到指定的目標,所以有四架飛機自行尋找機會目標投彈。之後機群南下前往列為第三目標的恆春,投下剩餘的250磅傘降破壞彈: 光是這一段文字就可以證明《台灣空襲狀況集計》在5月26日的數字也是錯的。當天第38轟炸大隊、第345轟炸大隊、第71偵察大隊都派出B-25到台灣執行轟炸任務,數字遠遠超過上表記載的四架。 美軍在28日出動三十餘架B-25到台灣攻擊製糖所及煉油設施,在29日更有近百架B-24轟炸基隆,但這兩個部分在《台灣空襲狀況集計》都是空白。 《台灣空襲狀況集計》每個月都會有第一表「來襲敵機之狀況」、第二表「投下彈之狀況」,及統計死傷、受損狀況的後續幾個表。根據我個人的研究,第一表的正確性應該是最低的,第二表勉強可作參考。不過我不認為這是台灣總督府負責的官僚有意扭曲數字。因為從這些表的筆跡和記載方式來看,應該是每個月結束後才彙總各方送來的資料再製表騰寫的,並非逐日立即填寫。事後彙總時,出錯的機會就變大。美軍記錄也有類似的狀況,有時每月彙整的敘述會跟逐次的作戰報告兜不攏(不過我也承認,逐次填寫的作戰報告也會忙中有錯)。總而言之,多方蒐集資料、互相比對是一定要的啦。

進擊紅頭嶼

Posted on October 19, 2014

美國海軍航空隊第104巡邏轟炸中隊一架執行武裝偵巡任務的PB4Y-1,在1945年6月6日下午拍攝了以上兩張照片。第一張照片下方箭頭所指是這架飛機攻擊的一艘漁船,第二張照片可以看到機槍子彈在海面上激起的漣漪。這架飛機投下的五枚100磅炸彈全部miss。 根據任務報告所給的座標,這次攻擊發生在紅頭嶼(現稱為蘭嶼)。如果發生在現代,Google Earth告訴我們場景會像這樣(可以跟最上面那張照片比較):

Oops!

Posted on October 15, 2014

以上兩張連續照片是美國海軍航空隊第104巡邏轟炸中隊一架PB4Y-1在1945年6月28日上午拍攝的,第二張照片可以看到炸彈爆炸的硝煙。根據這架飛機的任務報告,當天是先以機槍掃射,之後再用一枚100磅炸彈炸中了這棟營房(a barracks building)。 根據任務報告給的座標跟上面兩張照片,我找到了被炸景物的確實位置,就在下面這張1947年空照的中央: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日治時期地圖在相同位置標示了一個「文」,表示這裡是一所學校: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再比對現代的衛星照片,發現這所學校就是現在的望安國小。根據學校網頁提供的資訊,1917年創立為網安公學校。1921年改為望安公學校,1941年改為望安國民學校。所以顯然美軍炸錯了,Oops!不過這也意外的為我們保留了學校當年的影像。 只是不知道當天是否有無辜的教師或學生死傷?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

轟炸鹿港

Posted on October 11, 2014

以上三張照片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第38轟炸大隊在1945年6月15日上午轟炸鹿港的任務中拍攝的。當天第71、405、822、823轟炸中隊各出動六架B-25,除了第823中隊一架飛機在起飛後不久就因發動機故障折返,其他飛機都投下了大量的23磅傘降破片殺傷彈(para frag)。 這些照片裡的景物看來似乎沒有任何軍事價值。的確,當天B-25投彈的地點是鹿港的鹽田,即下圖裡格子狀的區域,鹿港飛行場位在照片的中下方的長方形區域。美軍當然不會大費周章的專程來把炸彈丟在鹽田裡,不過美軍的主要目標也不是鹿港飛行場。至於這一天美軍飛機為何而來,且讓我賣個關子,明年再告訴各位。(沒錯,是明年)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Posted on September 27, 2014

台灣空襲狀況集記 via JACAR 在研究過去的事件時,如果發現某些資訊跟當時的官方文件記載不符,往往會先相信後者,因為離事件發生的時間較近,而且又來自官方。上面的文件是日本在台灣的總督府所記錄的昭和20年《台灣空襲狀況集記》中,5月21、22、23日三天的條目(藍色的文字是我根據表頭所列的地區名稱加上的,以便對照)。文件記載22日這一天只有台北地區和台東地區分別遭到燒夷彈和爆彈轟炸,而且數量各只有個位數。 網路上不難找到關於美軍飛機在這一天空襲台灣的其他資訊,例如Combat Chronology of the US Army Air Forces這個網站在1945年5月22日的條目說:「On Formosa, B-24s bomb Toshien (桃子園) and Okayama (岡山) while B-25s hit an oil plant W of Kagi (嘉義) and several…

因為錯誤,所以……

Posted on September 13, 2014

1945年4月16日,美國陸軍航空隊第38轟炸大隊由於前一天轟炸紅毛飛行場的任務受到天氣影響而改為空襲其他地點,所以決定捲土重來、再度嘗試。當天由旗下第71、405、823轟炸中隊總共出動18架B-25轟炸機,除了一架飛機因為領航官生病先行折返,其餘飛機在目標上空投下大量的23磅傘降破片殺傷彈。不過有若干領航官在返航後質疑任務中轟炸的地點並非紅毛飛行場,檢討後才發現是領隊機的領航官犯了錯誤,所以把機群指引到了桃園飛行場。上面兩張照片就是當天任務中拍攝的。 下面這張傾斜偵察照是美軍在1944年3月1日所拍攝,可以看到動工不久的桃園飛行場仍在大興土木,還有位於範圍內的埤塘尚未填平。類似的景象,很快又會在這裡重現,桃園空城計畫即將把現在桃園基地內大部分的建物剷平。當年美軍因為導航錯誤,所以轟炸了桃園飛行場;如今會不會因為政策錯誤,所以把基地內珍貴的史跡拆除,多年後才發現航空城其實多了一個航字?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Posts pagination

Previous 1 … 8 9 10 … 18 Next

Recent Posts

  • 孤證不立
  • 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
  • 免於戰犯審判的分所長
  • 人非聖賢
  • 一次無功而返的任務

Recent Comments

  1. Administrator on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2. ZY on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3. Kenneth R Becht on Shu Lin Kou Air Station (Updated)
  4. Administrator on 中情局對黑貓中隊飛行員的死亡撫卹金
  5. Brian on 中情局對黑貓中隊飛行員的死亡撫卹金

Archives

35th Sq. B-24 B-25 B-29 Bombing Formosa CIA CORONA Google Hsichun Mike Hua KH-4A KH-4B POW TACKLE Takao Task Force 38 TBM Tom Wang U-2 中央情報局 中情局 卓蘭 嘉義 屏東 張立義 快刀計畫 戰俘 戰俘營 新竹 日月潭 日治時期機場 李南屏 楊世駒 王濤 空襲台灣 第22轟炸大隊 第38特遣艦隊 第38轟炸大隊 第43轟炸大隊 臺灣俘虜收容所 華錫鈞 陳懷 飛行場 高雄 黃七賢 黑貓中隊

©2025 TaiwanAirBlog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