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空襲狀況集記 via JACAR
台灣總督府編纂的昭和20年《台灣空襲狀況集記》在4月份有如上的條目,當天楊梅驛的「驛本屋一棟半壞,貨物倉庫一棟半壞,保線區結所一棟半壞,跨線橋小破」,在鐵軌方面也有「構內線路四ケ所破壞」的記載。鍾堅先生的《台灣航空決戰》在4月23日僅記載「美機分批炸射台北、新竹、屏東、花蓮、台東飛行基地及岸內糖廠」,並沒有楊梅。當然,這些炸射機場的美軍飛機在過程中有少數因故在楊梅地區投彈也不無可能。
下面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第38轟炸大隊作戰記錄在1945年4月23日的一部分,大意是當天清晨由旗下第71轟炸中隊的一架B-25到台灣西部執行氣象觀測任務,並且在YOODAI(或作YODAI)這個地方對一座類似工廠或倉庫的建築及鐵路軌道各投下一枚500磅炸彈,位於錦水(KINSUI)的煉油設施也挨了兩枚炸彈。我在美國陸軍製作的《Gazetteer to Maps of Formosa (Taiwan)》裡完全找不到YOODAI或YODAI的條目,但是第38轟炸大隊提到了它位在湖口(KOKO)的東北方。我從美國陸軍地圖的湖口地區沿著縱貫鐵路往東北找,不多久就看到YOBAI這個地名,也就是楊梅的日語發音。由於YODAI不在美軍的地圖上,但跟YOBAI十分接近,再加上楊梅就在湖口的西北邊,所以我認為當天就是第38轟炸大隊負責氣象觀測的B-25炸壞了楊梅驛,跟炸射機場的飛機無關。
我在閱讀這些七十年前的日本或美國文件時,經常會感慨人家不愧是世界大國,即使在戰亂之中,他們的基層官僚仍盡責的記錄,而且還保存了下來。半個多世紀後,兩國的基層官僚又盡責的把這些文件數位化,免費提供我這個第三國的人民使用,讓我可以站在這兩個巨人的肩膀上遠眺七十年前發生在台灣的事件。對照起來,我在台灣自己的檔案機關查資料的經驗就完全比不上,好像我不是這個國家的納稅人。細節我就不說了,您可以自己去「體驗」。
日本防衛省是靠民間公司,拿研究者繳的錢複製檔案後公開。美國則是有民間公司複製後收會費下載,但資料庫成果比起NARA收藏的檔案主題和數量,實際上還是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