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月在高雄市三餘書店演講後的讀者交流時間裡,有一位女士跟我提起她的先人在美軍空襲茄萣時被炸死,但是在我的書中卻找不到相關的記載。我請她把相關資訊email給我,我再去查詢。後來她告訴我,她的祖父、叔、伯、兩個姑姑是在昭和20年(西元1945年)的農曆正月11日(陽曆2月23日)午時,被一顆從天而降的炸彈炸死,她的父親則受了傷。我看了我寫的《空襲福爾摩沙》,確實在這一天沒有相關的記錄。而台灣總督府的《台灣空襲狀況集計》在2月23日僅有夜間空襲的記載(如下),但我在寫書時並沒有找到相關的任務記錄,為慎重起見,就沒有寫進去。

來源: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值得注意的是,上表在22日的條目列出了茄萣沿海的漁船攻擊事件,地點雖然正確,但是日期不對。我的書因為略去了攻擊海上船隻的任務,所以書中的2月22日並沒有包含這一項。後來我再去找美國海軍的任務記錄,果然在第104巡邏轟炸中隊的檔案裡,找到了1945年2月23日的任務。以下是從任務報告節錄的兩個表格:
從第一個表格,我們可以確定這次任務的日期是2月23日,而第二個表格的右上方 Time over Target(s) 則指出攻擊發生的時間是在中午,這兩項資訊都跟這位女士的描述吻合。第二個表格的上方 Target(s) and Location(s) 並列舉出三波攻擊發生位置的座標,第二與第三個座標都在岡山附近。雖然離茄萣有小小一段距離,但要記得這是沒有衛星導航的年代,座標只是推估值,不一定非常精確。基於我們慎終追遠的傳統,應該不會把先人的忌日記錯,加上任務的地緣性,因此我認為就是這次任務導致這位女士先人喪命與受傷的。
《台灣空襲狀況集計》可能是在彙整各地回報資料的過程中誤記成22日,至於條目提到的B-24機型,其實就是執行此次任務的PB4Y-1(如本文第一張照片)的前身,從地面往上看,很難分辨出兩種飛機在外型上的差異。
以下是任務組員對此次任務的描述。我認為這位女士的先人應該是在第三段描述的攻擊中遇難。不過從這段文字與第二個表格來看,也可以發現第一個表格所列的武器掛載中,少列了500磅炸彈。
這位女士收到我寄給她的任務報告後,表示心情很激動,讓我自己的心情也有一些波動。記得以前有個阿亮幫來賓尋人的節目,我也覺得自己做這件事跟阿亮有點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