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4日,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延續前一天(3日)的攻擊台灣行動,但是受到天候的影響,原定在清晨5時30分發動的第一次任務被迫取消或延後至上午7時出發,因此當天的第一波攻勢實際包括延後的第一次任務與原定的第二次任務。隸屬第38.3特遣支隊的提康德羅加號,出動第80艦載機大隊的11架SB2C、15架TBM、16架F6F,前往攻擊公館飛行場。由於公館飛行場與鄰近的台中飛行場都被濃厚的雲層掩蓋,所以各自尋找機會目標進行攻擊,其中兩架SB2C透過短暫出現的雲層縫隙俯衝轟炸新社飛行場(美軍稱之為Tosei,即大甲溪對岸的東勢)。上面這張附在提康德羅加號任務報告的新社照片雖然未註明拍攝日期,但是提康德羅加號的艦載機空襲新社飛行場的日期僅有1945年1月4日這一天,所以幾乎可以肯定就是當天所拍攝。除此之外,這也是目前我看過拍攝日期最早的新社飛行場照片。 將上圖放大後,可以在右下角看到一座露天掩體(下圖箭頭所指處): 其實前面這張照片是一系列連續照片裡的第一張,下面的第二張照片可以看到美軍投下的炸彈在前述掩體旁爆炸(箭頭所指處)。照片下半部顏色較淺處是兩條跑道之一,另外還可以看到其他幾座露天掩體,但是當天美軍並未在這座飛行場上發現任何日軍飛機: 連續照片的第三張,箭頭所指為前述的炸彈落點: 在這一系列的第四張照片中,除可看到前述的爆炸處(箭頭所指),更可清楚看到新社飛行場就位於大甲溪旁的台地上: 同年1月24日,美國陸軍航空隊派出高空偵察機,拍攝下面這張新社飛行場的全景照片,箭頭所指處就是前述的炸彈落點: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Tag: Tosei
攻擊卓蘭飛行場
我一直很希望能在美軍的作戰任務報告中找到攻擊卓蘭飛行場的記錄,這一回應該是最接近的一次。1945年1月4日上午,美國海軍第80戰鬥機中隊的16架F6F從提康德羅加號(USS Ticonderoga, CV-14)航艦起飛,到中台灣執行攻擊任務。作戰任務報告(原文如下)中提到在東勢(Tosei)的北方約4英哩處發現一座過去未知的飛行場,其跑道呈西北-東南走向,這個位置顯然就是卓蘭飛行場。同報告還提到在台中飛行場(Taichu Air Base)與新社飛行場(老美稱為東勢飛行場, Tosei Strip)之間還發現一座南-北走向的飛行場,這應該就是台中東飛行場。我把這四座飛行場的位置都標在上面的Google Earth照片中。 同一年的1月21日上午,美國海軍第80戰鬥機中隊出動11架F6F,從胡蜂號(USS Wasp, CV-18)起飛,機群在越過中央山脈後,於24-25N 120-47E的位置發現一座過去未知的飛行場,並發動攻擊(報告原文如下)。這個座標對應到現在的三義一帶,當地並無飛行場。不過當時沒有GPS衛星導航,誤差在所難免,而距離這裡最近的飛行場就是卓蘭。 三天後,美國陸軍的第6照相偵察大隊拍下了這張卓蘭飛行場的照片: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這些全都發生在1945年的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