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Colin Mitchell 1945年3月1日,美國陸軍第5航空隊出動兩個大隊的B-24轟炸台南市,其中第22轟炸大隊先以500磅通用炸彈轟炸,下午一時過後,第43轟炸大隊再對市區投下500磅燒夷彈。我在寫《空襲福爾摩沙》的時候,找不到當天拍攝的空襲照片,所以很可惜的未能在書中呈現當天的恐怖景象。沒想到在出版一年多後,祖父是第43轟炸大隊第403轟炸中隊飛行員,且曾多次執行空襲台灣任務的美國人Colin Mitchell,發現我寫的《空襲福爾摩沙》,熱心提供上面這張空襲照片給我。照片中下方可見台南運河,而台南市區幾乎籠罩在建築物燃燒產生的濃煙之中。 下圖是市區的局部放大,台南運河末端的船溜清晰可見,但是濃煙蔽天的景象甚為震撼! via Colin Mitchell 當天第43轟炸大隊出動三個中隊執行任務,下圖是第64轟炸中隊繪製的轟炸成果示意圖。虛線圍成的梯形區域是該中隊指定的目標區,可見這次任務的目標就是人煙稠密的市區,並非台南飛行場!十字所圍成的橢圓區域則是落彈區: via Colin Mitchell 根據美軍戰後從日方取得的資料,當天台南市共有405人死亡、258人重傷、254人輕傷,1073棟房屋全燒或全壞,435棟半燒或半壞,災情極為慘重。下圖是當天受害者的受害證明書交付申請書: 取自典藏台灣 這次任務所用的燒夷彈是編號AN-M76的500磅燒夷彈,其構造如下圖所示。在撞擊後,引信會引爆最中心的M14 burster(或可翻為啟爆器),將中心第二層的M5白磷igniter點燃,再引燃其外填充的鎂、汽油混合物,燃燒擴散的範圍可達300英尺x600英尺。 下圖的士兵正在插入M5 igniter: 同一名士兵插入M14 bur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