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空襲福爾摩沙》出版前,曾經為上面這張B-29的空襲照片困擾許久。照片左側的一大半是高雄的半屏山,中央被我用黃框標示的部分放大後(見下圖)可以看到空中有10枚炸彈: 讓我困擾的是照片最右側用紅色框標記的部分(見下圖)寫著MB11和15-10-44-0411Z。MB11代表B-29的第11號任務,15-10-44則代表1944年10月15日,但問題是第11號任務是在1944年10月16日執行的! 美軍空照標示錯誤並不罕見,癥結在於MB11和15-10-44-0411Z二者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昭和19年的《高雄海軍警備隊戰時日誌》曾記載10月15日有三架B-29侵入高雄及岡山地區上空,但未提到是否投彈。《空襲福爾摩沙》最後認定美軍在10月15日這一天並未對台灣發動空襲,不過我已經忘了當時我是根據什麼決定這樣下筆。 最近看到臺灣總督府防衛本部防空部編纂的昭和19年10月12日至17日《本島空襲狀況》,提到15日這天有B-29、P-38戰爆九機侵入新竹、臺中、臺南、高雄各都市上空,並在高雄市以水平爆擊方式投彈,造成高雄市內死亡三人、輕傷二人,136棟住家遭到輕重不等的損害。 這是我頭一次看到臺灣在1944年10月15日遭到美軍轟炸的史料,也讓我再度懷疑上面那張空襲照會不會是10月15日拍攝的。 《空襲福爾摩沙》出版後,日本友人新妻博子女士送給我一批B-29空襲臺灣的任務報告。為了釐清這次的疑慮,我再度翻出1944年10月16日第11號任務的報告,結果看到第444轟炸大隊的352號機在當天轟炸屏東時有10枚炸彈卡在掛架上,後來全都在左營軍港上空投下(見下圖)。而上面那張空襲照紅框內註解文字中的444-AC352正好就代表第444轟炸大隊第352號機,黃框內也正好有10枚炸彈,另一張連續照片也顯示這些炸彈落在左營軍港。終於可以確定,本文第一張照片是在1944年10月16日的第11號任務中拍攝的,讓我糾結多年的疑問總算塵埃落定。 至於《高雄海軍警備隊戰時日誌》與《本島空襲狀況》在1944年10月15日記載的B-29,應該是執行編號4MR11偵照任務的飛機。只是我仍找不到任何美軍文件記錄當天曾經投彈,也許是利用偵照任務順便轟炸,但因投彈數少而未記載,而這也表示《空襲福爾摩沙》漏掉了。
Tag: 空襲考古學
空襲考古學:琉球嶼白沙尾?
1945年6月24日空襲照片 上下這兩張照片是美國海軍第104巡邏轟炸中隊(VPB-104)的一架PB4Y-2,在1945年6月24日的武裝偵巡任務中拍攝的,當天這架飛機對這些船隻投下了四枚100磅炸彈、五枚100磅集束燒夷彈,並射擊了6000發50機槍彈。根據任務報告,照片中的場景是琉球嶼(俗稱小琉球)的某個漁港。 1945年6月24日空襲照片 第104巡邏轟炸中隊的飛機不只一次在武裝偵巡任務中攻擊這座漁港。如果仔細觀察下面這張1945年7月20日的照片,就可以發現跟上面兩張是同一地點: 1945年7月20日空襲照片 照片把左側的一座房舍拍得相當清楚: 1945年7月20日空襲照片 第104巡邏轟炸中隊在1945年7月25日再度攻擊這座漁港,拍下了以下兩張照片: 1945年7月25日空襲照片 1945年7月25日空襲照片 第二張照片讓我們可以看到7月20日照片中房舍的另一個角度: 1945年7月25日空襲照片 戰時琉球嶼的空照相當稀少,下面這張1945年1月13日的空照解析度不夠高,在放大之後仍看不到有任何突出於海面的防波堤,因此我一直無法確認前面幾張空襲照片的拍攝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在用現代衛星照片的比對過程中,我一度把照片中的防坡堤跟大福漁港連結在一起,後來才發現大福漁港是戰後才興建。琉球嶼在戰時的漁港就只有白沙尾(位於上面空照的中線正下方),但是防波堤因風浪侵襲、年久失修,戰後已經改建過,可能因此現在的外觀跟當年不同。前面幾張照片中可以看到岸邊有階梯狀的平台,而Google街景則可以看到這裡是有坡度的。我把Google Earth的照片傾斜後來看(如下),跟本文第二張照片裡的街路好像有幾分相似。如果真的可以確定是白沙尾,那麼這些美軍拍攝的照片更顯得珍貴! Google Earth
空襲考古學:花蓮港(南)飛行場
上圖是甘記豪先生的大作《米機襲來:二戰台灣空襲寫真集》第253頁下方的照片,豪哥手上的原版照片僅註明Karenko A/D,無日期。在比對過花蓮港地區兩座飛行場的垂直空照後,發現拍攝地點是今吉安鄉境內的花蓮港(南)飛行場。下圖是美國海軍艦載機於1945年1月5日拍攝的偵察照(點擊可放大),從這些有編號的營舍來看就可以確認是同一地點。這些營舍位在當時飛行場的西側,也就是現在知卡宣森林公園對面的軍營內,但由於花蓮港(南)飛行場早已景物全非,我就不用Google Maps來做對照,。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下一張照片則是《米機襲來:二戰台灣空襲寫真集》的第254頁,原版照片背面註明1945年4月18日與花蓮港,未說明是南或北飛行場: 比對後確認是花蓮港(南)飛行場的西南側,現在是吉安鄉南海九街與花29鄉道的夾角內側。以下是利用1945年1月5日美國海軍偵察照所做的比對: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在第254頁的照片上,編號6的建築是一座被炸得只剩鋼架的格納庫(棚廠),把1945年1月5日的照片放大後,可以看到當時就是只剩鋼結構而已。我個人研判是早在1944年10月的台灣沖航空戰中就已經被毀了。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空襲考古學:二水東國民小學
上圖是第38轟炸大隊第405轟炸中隊的B-25在1945年5月18日的轟炸任務中拍攝,除了照片下方的一枚250磅傘降破壞彈,最明顯的就是幾乎貫穿整張照片的水圳。由於任務報告指出這裡是二水,所以不難根據照片中的水圳找到確實的位置。經過比對,照片左上方的區域正好是二水東國民小學,也就是現在的二水國小: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空襲考古學:枋寮驛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上面這張照片是第38轟炸大隊的一架B-25在1945年4月20日上午,於執行氣象偵察任務中轟炸枋寮後拍攝(背景可見爆炸)。仔細比對後,可以確認是從枋寮驛的西北邊往東南方拍攝。以下是1945年1月31日拍攝的同區域垂直空照,可見當時這是鐵路的終點: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現代衛星照片: 來源:Google 第一張照片中央可見一座水塔: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現在同一位置也有一座水塔,所以應該是同一座: 來源:Google 我在找枋寮驛的資料時,有個網頁提到「在昭和19年(1944年)時,因太平洋戰爭而急缺鋼料及防止鐵路被敵人利用的關係,故將林邊至枋寮間的這段鐵軌暫時拆除,直到光復後民國42年1月16日才復建竣工通車。」如將本文第一張照片放大來看,的確看不到鐵軌或枕木,不過還是得由鐵道專家協助確認: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空襲考古學:東港水源地
第38轟炸大隊在1945年4月26日出動四個中隊的B-25,前往轟炸位於屏東市的台灣製糖會社阿緱製糖所和鄰近的兩座防空陣地。因天候不佳,第405中隊基於安全考量改炸內埔、佳冬的機會目標,並拍下上面這張照片,註明”Water tower and pumping station at Kato – Before”。Kato是佳冬,不過我運氣不錯,很快就發現這座水塔其實不在佳冬,而是位於現在的林邊境內。更特別的是,這座水塔跟一旁的濾水池目前仍在,而且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以下就是Google Earth的街景圖: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網頁指出,「這座水塔與日據時期大鵬灣水上飛機場關係密切」。以文化部的高度來說,這樣的用語真是沒文化啊。網頁稱之為「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第七管理處林邊水源地高壓水塔」,但是我在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的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發現,這裡是標記為東港水源地,所以本篇的標題也沿用這個名稱。至於正式的名稱為何,就請各位先進指教了。 來源: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以下是1945年1月31日拍攝的同地區垂直空照,但並不是很清楚: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現代的衛星空照圖:
空襲考古學:宜蘭市民宅
甘記豪提供 上面這張甘記豪先生提供的宜蘭市轟炸照片出現在拙作《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的第296、297頁。我的運氣不錯,在跟甘兄借到照片後不久,就找到照片的拍攝位置。下圖是照片右上方其中二棟兩層樓民宅的局部放大: 甘記豪提供 下圖是現代的Google街景照片,如果比對上下兩張照片裡二樓外牆上方的裝飾,就可以發現它們是相同的建築: Google Earth 這兩棟民宅就位於宜蘭市中山路三段:
空襲考古學:月眉的大圓圈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上圖是第38轟炸大隊於1945年3月30日轟炸台中公館飛行場任務中拍攝的照片,背景的煙囪屬於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月眉製糖所。不過我考古的目標並非這座製糖所,而是照片前景的樹叢和隱身在樹叢之後的房屋,因為照片的右側顯示這塊區域的外圍呈圓弧形。 下圖是1945年1月24日拍攝的偵察照片,可見前述這塊地其實是個圓形,而且圓圈中間的房屋剛好圍成一個口字形,看起來就像個古代的銅錢掉在地上。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這張1952年的空照讓我們看得更清楚: 來源:台灣製糖工廠百年文史地圖 不過在2002年的衛星照片上就看不見房屋,原來的圓形也因為樹叢往外生長而模糊: 來源:Google 現在的Google Maps: 使用Google街景近看,這塊區域應該已經荒廢許久,但是地面仍烙印著當年的圓弧(箭頭所指): 來源:Google 有誰知道這塊地的歷史?
空襲考古學:海口安海宮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國外有一種特殊的研究和嗜好,稱為Aviation Archaeology(航空考古學),是在研究飛機墜毀的地點與相關的歷史。也許我也可以自創一個Air Raid Archaeology(空襲考古學)的專有名詞,用來描述關於空襲照片上的地點或景物的研究或嗜好! 之前我請中研院提供上面的兩張照片,準備用在我的書中。這兩張照片是二連拍,各位可以從編號1, 2, 3的景物來確認。不過因為無法確認照片的拍攝位置,最後就決定不用。沒想到幾天前接到外籍網友Mark Spearman的來信,指出第二張照片裡的廟宇就是現在台西鄉(舊名海口)的安海宮。我比對了一下,的確他說的沒錯(讓我感到有點慚愧)。由於確認了安海宮,第一張照片裡出現的糖業鐵道(編號1)也就確認是龍海線,編號3看起來是終點的車場。 下圖是目前我能找到的台西地區最早的空照圖,雖然說早,其實是1966年的CORONA衛星照片。可以看到編號3的車場輪廓仍在。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這是現在的衛星照片: 如果這次空襲發生在現代,看到的就可能是這個樣子(可以跟第二張照片比較): 來源: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