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轟炸大隊在1945年4月26日出動四個中隊的B-25,前往轟炸位於屏東市的台灣製糖會社阿緱製糖所和鄰近的兩座防空陣地。因天候不佳,第405中隊基於安全考量改炸內埔、佳冬的機會目標,並拍下上面這張照片,註明”Water tower and pumping station at Kato – Before”。Kato是佳冬,不過我運氣不錯,很快就發現這座水塔其實不在佳冬,而是位於現在的林邊境內。更特別的是,這座水塔跟一旁的濾水池目前仍在,而且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以下就是Google Earth的街景圖: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網頁指出,「這座水塔與日據時期大鵬灣水上飛機場關係密切」。以文化部的高度來說,這樣的用語真是沒文化啊。網頁稱之為「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第七管理處林邊水源地高壓水塔」,但是我在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的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發現,這裡是標記為東港水源地,所以本篇的標題也沿用這個名稱。至於正式的名稱為何,就請各位先進指教了。 來源: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以下是1945年1月31日拍攝的同地區垂直空照,但並不是很清楚: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現代的衛星空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