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是美國海軍漢考克號航艦(USS Hancock, CV-19)的艦載機在1944年10月12日攻擊花蓮港地區時拍攝的照片,左上方箭頭所指冒煙處是日本鋁株式會社(日本アルミニウム会社)花蓮港工場。聯合報網站在2015年9月5日刊登了一則關於這座工場的新聞,文中提到「二戰末期,美軍曾多次空襲花蓮,主要目標就是炸掉這座工廠,截斷神風戰機的材料供應鏈。儘管歷經戰火,廠區卻奇蹟似毫無受損,許多員工深信是構內社在冥冥中護佑。」看到這段文字,懷疑是不是農曆七月見鬼了。這座工場明明受損嚴重,竟然被拗成「毫無受損」,這已經不是微調,根本是亂寫了。 下面這張照片取自美軍在1945年1月初,根據1944年10月空襲台灣行動中拍攝的攻擊照片,所做的日本鋁株式會社花蓮港工場損壞判讀報告。美軍並依據判讀結果,在這張1944年10月12日的照片上繪製了程度不等的受損區域:(點擊照片可放大) 來源:日本國會圖書館 這張同一天拍攝的照片來自同一份報告,因為沒有美軍繪製的受損標記,可以更清楚看到空襲造成的損害:(點擊照片可放大) 來源:日本國會圖書館 我在《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的第79頁也用過下面這張1945年1月3日拍攝的照片,但是這裡只放日本鋁株式會社的局部放大,各位可以看到新增的損壞狀況:(點擊照片可放大)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如果有興趣讀美軍寫的損壞判讀報告,可點選p. 1、p. 2。
Tag: 日本鋁株式會社
第一代高雄飛行場(苓雅寮)空照圖
當日本在1941年底向美國宣戰,位於苓雅寮的第一代高雄飛行場早已改建為日本鋁株式會社(日本アルミニウム会社)的高雄工場。所以當美軍飛機開始偵照台灣,當然也拍不到這座飛行場原貌的照片,因此下面這張昭和11年(西元1936年)的檔案文件上面的照片(點選可放大),很有可能是第一代高雄飛行場的最後一張空照圖。照片左下方的簡圖(還有同檔案其他文字的記載)顯示這座飛行場是長700米、寬400米的矩形,下方的文字則是照片上標記的附屬說明,只可惜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網站提供的是影印的版本,看不清楚這些標記的確實位置,其中「ハ 日本輕金株式会社」指的就是日本鋁株式會社(但鋁應該是輕銀,不知為什麼寫成輕金)。 Source: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仔細一點的話,可以看到照片右上角「高雄」兩個字是反的,所以這張照片可能在沖洗時放反了。我把照片左右翻轉,就成了以下的樣子: Source: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這看起來就跟昭和5年的一張地圖上的著陸場預定地很像了: Source: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下面則是昭和9年繪製的現飛行場地圖: Source: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不知有哪位志士仁人能親自到日本翻拍這張空照圖的原件回來,讓高雄可以留存這歷史記錄? 延伸閱讀: 罕為人知的苓雅寮飛行場 (Part 1) 罕為人知的苓雅寮飛行場 (Part 2) 罕為人知的苓雅寮飛行場 (Part 3)
美軍在高雄選定的攻擊目標(二)
Targeting Takao, Part 2
3. 日本鋁株式會社高雄工場 Aluminum Plant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編號3的日本鋁株式會社高雄工場是美軍的重點目標之一,美國第14航空隊在1944年1月就曾派轟炸機對這個目標進行夜間轟炸,但戰果不明。美國海軍飛機在1944年10月12日的首次對台空襲中也來炸過這裡,工場雖有受損,但並未影響生產。美國海軍艦載機在1945年1月21日最後一次轟炸台灣任務中又再次攻擊這座工場,造成第一號電解工場的損壞,生產略有停頓。上圖中間偏右看起來由四座長條形屋頂組成的大型廠房就是第一號電解工場,下圖是戰後美軍拍攝的第一號電解工場內部照片。Bombers of the 14th Air Force first bombed the Nippon Aluminum Company’s Takao Plant in January 1944 during a night mission but the damage…
罕為人知的苓雅寮飛行場
The Little-Known Reigaryo Airdrome (Part 3)
下面的剪報雖然夾雜了一大堆日文假名,但是我要引用的重點是用紅線標出的部分,大意是日本鋁株式會社(日本アルミニウム会社)即將成立,並準備以900萬圓買下日本海軍在高雄一塊七萬多坪的土地來設置工廠。標題的「輕銀」兩字就是鋁的別稱。第二篇剪報則報導日本鋁株式會社(不過是用アルミニューム來拼「鋁」這個字)已在1935年6月21日成立,其中也提到在高雄設立工廠,預定於次年秋天開始運轉。On June 21, 1935 (Showa 10), Nippon Aluminum Company was founded as a joint venture by several Japanese industrial companies. The new company acquired land in Takao from the Imperial Navy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