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第20轟炸機指揮部的B-29,在1944年10月14日轟炸位於岡山的日本海軍第61航空廠後,隔了一天,又出動轟炸第61航空廠和屏東飛行場。其實美軍最初的規劃,是以兩次最大兵力的B-29轟炸第61航空廠,目的是要將其摧毀殆盡。但是位在美國的第20航空隊司令部在14日當天指示第20轟炸機指揮部的指揮官李梅將軍,如果第一次任務能摧毀第61航空廠,就不必再對同一目標發動第二次空襲,改以高雄港或基隆港為目標。次日,第20航空隊司令部再指示李梅在16日只出動75%的B-29兵力,保留25%到17日再轟炸台灣。李梅看過第61航空廠在14日被轟炸的損壞狀況後,決定在16日以第444與第462轟炸大隊轟炸岡山,第468轟炸大隊則轟炸屏東飛行場,留下第40轟炸大隊執行17日的任務。 不過在16日當天,因為領航的疏失,第444大隊有10架B-29飛到屏東投彈。上圖就是序號42-6352的第444大隊B-29在屏東上空投下的炸彈,這些炸彈在照片上只是一群小白點,必須放大才看得清楚。至於這些炸彈落在哪裡,由於屏東飛行場上空的雲量很多,所以看不出來: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可能因為機械故障,42-6352在屏東只投下十多枚炸彈。這架飛機後來在往西返航的途中,於左營上空又投下十枚炸彈: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如果時空換到現代的台灣,上圖就會出現高鐵左營站: Google Earth 這十枚炸彈最後落到左營軍港,不過看來也沒炸中什麼重要目標: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Tag: 屏東
屏東俘虜收容所空照
Overhead Photo of Heito POW Camp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上圖是美軍偵察機在1945年5月拍攝的照片,圖中被圍牆環繞的處所就是日本時代的屏東俘虜收容所。就我個人所知,這是目前可找到的最清楚一張二戰時期屏東俘虜收容所空照,不過當時這座戰俘營已經關閉,原來收容的戰俘被送往台北大直的收容所。跟上圖對照,下面的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所繪的收容所跟實際的配置還不算差太遠。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提供 原地的現代衛星空照; 昭和17年(西元1942年)7月17日的《台湾俘虜収容所の分所設置に関する件》曾列出這座收容所: 国立公文書館提供 延伸閱讀:TAIWAN POW CAMP #3 – HEITO
空襲考古學:屏東市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幾天前的5月1日是國際勞工節,但美軍飛機卻在1945年5月1日這一天大舉出動,準備將當時的嘉義市燒成平地。當天預定由第22、43、90、380等4個轟炸大隊的B-24在中午12時到下午1時30分之間從高空以燒夷彈轟炸,先燒毀當地的建築。接著再由第38轟炸大隊3個中隊的B-25,以半小時的間隔輪流對嘉義市區投下大量的傘降破片殺傷彈並以機槍掃射,用以殺傷已無處掩蔽的民眾。但是因為嘉義上空天候不佳,只有部分B-24對嘉義市投彈,第90轟炸大隊完全放棄轟炸嘉義,第319、320、321轟炸中隊的18架B-24改對屏東市投下465磅集束燒夷彈和500磅燒夷彈。上圖即為第90轟炸大隊當天拍攝的照片,屏東驛位於照片中央濃煙升起處的右側。 第38轟炸大隊僅有先發的第823轟炸中隊,在能見度不佳的情況下對投下傘降破片殺傷彈和傳單。後續飛抵的第405轟炸中隊天氣狀況太差,轉向列為預備目標的屏東市投彈,下圖為該中隊在任務報告所附的航向示意圖: 在下面這張第405轟炸中隊拍攝的照片中,前景似乎有一座攔水壩,背景隱約可見一支煙囪。由於屏東市有座阿緱製糖所,所以我自然的認為那是製糖所的煙囪,但是在製糖所南面的區域內卻完全找不到攔水壩。後來在美軍繪製的屏東市地圖中發現了DAM的字樣,位於現在的仁愛路與自由路口,所以煙囪不屬於製糖所,而應該是專賣局屏東酒工場的。 照片A 另一張第405轟炸中隊拍攝的照片很清楚地可以看見用來載甘蔗的列車和糖業鐵道,不難確認就位在阿緱製糖所的南側: 照片B 我利用1945年5月31日拍攝的垂直空照片標示出上面兩張照片的拍攝方向,各位可以點擊放大觀看,尤其是照片A裡的攔水壩: 來源: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同一區域的現在衛星照片: 第38轟炸大隊的第822轟炸中隊在飛抵台灣前,即由前面的中隊告知目標區的天氣不佳,所以直接前往屏東投彈,並拍下以下照片: 雖然我不是屏東人,但是運氣很好,很快就確認這是水源地的水塔,而且還遺留到現在,可以在Google的街景看到:
烽火連天的十月
1944/10/12:屏東飛行場 1944年10月12日,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的各型艦載機大舉襲台,是第二次大戰期間盟軍大規模空襲台灣的開始(美軍在這之前對台灣的攻擊行動僅是零星的騷擾轟炸)。在此特別分享1944年10月期間的一部分空襲照片,以資紀念。這些照片因為品質不適合印刷,所以並未收錄於拙作《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中。 1944/10/12:東港飛行場 1944/10/12:東港飛行場,除了中央燃燒中的九七式飛行艇,右上角尚可見另一架較小型的水上飛機 1944/10/12:高雄港外南側,可見突出於海上的旗後山 1944/10/12:高雄港,爆炸處現在是知名的駁二碼頭 1944/10/12:小港飛行場 1944/10/12:左營軍港北側,右上角有燃燒中的船艦,左上可見F要地應急跑道 1944/10/12:左營軍港南側 1944/10/12:左營基地內的F要地應急跑道 1944/10/12:嘉義飛行場 1944/10/12:台北飛行場,中間上方的L形是松山菸廠的水池 1944/10/12:台北飛行場,左上角與右上角各可見一架日機 1944/10/12:基隆港 1944/10/12:淡水 1944/10/12:淡水 1944/10/12:馬公港外被炸中的日軍軍艦 1944/10/13:新竹飛行場 1944/10/14:新竹某個尚未判讀出來的工場 1944/10/16:美軍B-29轟炸機在屏東上空投下的炸彈
看來有一架GG了
Source: Google
1, 2, 3, 4, 5, 6…
Source: Google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標題這句英文不知如何翻譯較傳神,我只是借用來表達這個意思:有時候檔案文件裡照片的說明文字未必是正確的,照片本身就是最好的說明。從上面這張照片的說明文字(Japs used smoke pots at Okayama in futile attempt to conceal installations.)看來,拍攝的地點應該是在岡山(Okayama)。但真是如此嗎? 下面這張照片是B-29在一次轟炸任務中於屏東市上空拍攝的,仔細比較的話,可以發現局部的街道跟第一張照片是完全吻合的,這證實了本文的第一張照片其實是在屏東上空拍的。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有興趣的話,還可以拿B-29拍的照片跟現代的Google Earth衛星照片來比一比: 下面這張照片的註解文字說 Hangar facilities at Kagi Field, Central Formosa, under attack on 13 October…
大家來找碴
Google Earth 上下圖是我最近在Google Earth的屏東空軍基地衛星照片看到的,拍攝日期是2012年12月22日。看得出這兩架C-130有什麼不對勁嗎? Google Earth 下面這張屏東基地衛星照片的拍攝日期則是2010年4月9日。這兩架C-130哪裡怪怪的? Google Earth 答案在下面。 它們都沒有發動機!
屏東(南)(南)飛行場?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上圖是美軍在1943年12月20日拍攝的屏東飛行場偵察照片,這也是我所能找到的拍攝時間最早的一張屏東飛行場空照。照片裡可清楚看見屏東(南)飛行場裡混凝土鋪設的跑道及滑行道,但屏東(北)飛行場在此時基本上只是一大片呈現五邊形的平坦場地。下圖是美軍情報分析人員加上註解的偵察照片,拍攝日期只比上圖晚了兩天,屏東(北)飛行場被標示為SUGAR CANE(甘蔗)。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由於北場不是我這篇的重點,所以接下來就只看南場的照片。下圖據說是1944年拍攝的照片,但確實日期不詳,在屏東(南)飛行場的跑道與鐵路之間可以看見屏東競馬場的橢圓形輪廓。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下圖就有趣多了,它是我利用美國海軍胡蜂號(USS Wasp)的艦載機於1944年10月13日拍攝的兩張照片拼接起來的(有興趣的話,可以上中研院的網站下載WASP269_V05和WASP269_V18這兩張照片來看)。注意在原來的混凝土跑道南方整出了一塊呈現長梯形的區域,長度與上面的混凝土跑道相當,屏東競馬場北半邊的輪廓因此從地貌上消失。此外,這塊區域還有新開闢的滑行道(兩個箭頭所指處)連接飛機掩體。種種跡象顯示這是一座簡易的飛行場!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這個發現可以解釋日軍在昭和19年(1944年)初展開的第十號作戰準備的檔案中,為什麼會說屏東(南)飛行場在強化擴張中。本文第一張照片已經證明屏東(南)飛行場的混凝土跑道及滑行道早在1943年底之前就已竣工,所以屏東(南)飛行場在第十號作戰準備所謂的強化擴張必然是指這座簡易飛行場。 日本戰敗後,在移交給國軍的《臺灣區各飛機場要圖》中的屏東南北機要圖,也涵蓋了這座簡易飛行場的範圍和相關的滑行道與掩體:
歷史上的今天:1945年1月12日美軍第5航空隊首次轟炸台灣
1945年1月12日當地時間的晚間,美國陸軍第5航空隊旗下第43轟炸大隊的兩架B-24和第90轟炸大隊一架配備H2X雷達的B-24,從菲律賓的獨魯萬(Tacloban)機場起飛,執行對台灣的夜間轟炸任務,這也是第5航空隊首次派機轟炸台灣。這三架重型轟炸機的目標是位於台灣南端的屏東飛行場,不過第43轟炸大隊的其中一架飛機因為引擎故障必須折返,剩下的兩架B-24在屏東飛行場上空各投下3枚1000磅炸彈和若干小型的燃燒彈,機員目視地面有兩處因此引發大火。地面的日軍以探照燈對空搜索,並以防空砲火還擊,都未擊中這兩架飛機。 上述任務的日期是根據第43轟炸大隊長James Pettus的手稿,不過《The U.S.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Volume V, The Pacific: MATTERHORN to Nagasaki, June 1944 to August 1945》這本權威著作記載此次任務卻是在1月11日夜間執行。我找出台灣總督府編纂的《台灣空襲狀況集記》,裡面記錄1月12日夜間有一架B-24在屏東飛行場同周邊投彈,儘管飛機架數不同(畢竟夜間不利觀察,而且是美軍首次夜襲),日期應該正確無誤。James Pettus的手稿和《台灣空襲狀況集記》都是戰時的記錄,而《The U.S.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是戰後才編寫的,所以我認為第5航空隊首次轟炸台灣的日期確實就是1945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