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空軍第201戰鬥機中隊的吉祥物是迪士尼卡通《三騎士》(The Three Caballeros)裡面的Panchito Pistoles(照片裡的公雞) 我在《空襲福爾摩沙》中曾紀錄了墨西哥空軍第201戰鬥機中隊空襲台灣的任務,但限於這本書的體例而無法多做介紹,因此就借用我自己的部落格稍作補充說明。 墨西哥在1942年5月就對軸心國宣戰,但是墨西哥接下來一年多裡在戰爭中的腳色幾乎只有防禦自己的領土而已。直到1943年底,墨西哥政府才在美國的建議下決定在這場世界大戰中扮演更積極的腳色。1944年,墨西哥遠征空軍(Mexican Expeditionary Air Force,西班牙文為Fuerza Aérea Expedicionaria Mexicana)組成,旗下唯一的作戰單位——第201戰鬥機中隊——在1944年下半前往美國接受陸軍航空隊的訓練,準備前往海外作戰。經過幾個月的訓練,第201戰鬥機中隊終於在1945年3月底從美國加州登船出發,5月初抵達菲律賓的呂宋島,進駐克拉克機場。 第201戰鬥機中隊A分隊的成員,照片中的圖案可見代表墨西哥的倒三角形,下方的Aguilas Aztecas直譯為阿茲特克之鷹 第201戰鬥機中隊被美國陸軍的第5航空隊編在第58戰鬥機大隊之下,除了利用該大隊的P-47進行飛行訓練,第58戰鬥機大隊也利用機會,讓第201中隊的飛行員以個別的方式隨同參與真正的作戰任務。直到6月4日,第201中隊才開始以一個單位的身分負起執行作戰的責任, 兩名飛行員在完成第201中隊首次作戰任務後的照片,同系列有好幾張照片,看起來都是特別擺pose拍的 第201戰鬥機中隊在1945年6月的任務是以支援美軍在菲律賓的地面作戰為主。從7月6日到9日的這四天,第201中隊跨海執行作戰任務,分別派出8到10架不等的P-47,到台灣南部上空執行戰鬥機掃蕩(Fighter Sweep)任務,目標是空中的日軍飛機。儘管第201戰鬥機中隊曾在這幾次任務中發現不明飛機,卻都未曾與日機正面交鋒。 雖然仍保留美軍的標誌,這架第201戰鬥機中隊P-47的垂直尾翼與右側主翼上面都漆上了代表墨西哥空軍的徽幟 在中間與右側的兩群墨西哥飛行員之間,正好可以看見主翼下面有墨西哥空軍的三角形徽幟,另一個特徵是機首引擎外罩的白色「花瓣」(petal) 7月下旬,美國陸軍第5航空隊旗下各單位陸續移防到沖繩,準備對日本本土發動攻擊。第201戰鬥機中隊雖然編在第5航空隊的第58戰鬥機大隊之下,卻未跟著移駐,仍留在呂宋島上。8月8日,第201戰鬥機中隊派出8架P-47,前往轟炸花蓮港。2架飛機因油料不足而提早折返,其他6架P-47在上午10時30分到10時40分之間對指定的建築物實施轟炸,每架飛機各投下一枚1000磅炸彈。2架參與投彈的P-47在返航途中又因油料存量不足,轉降在林加延機場。根據飛行員在任務後的報告,這次轟炸任務並未達成目的。這也是墨西哥空軍第201中隊在二戰中的最後一次戰鬥任務。 美國報紙Spokane Daily Chronicle在1945年8月10日刊登了第201中隊空襲台灣的消息 【追申】去年有國內的大眾媒體提到墨西哥空軍在二戰中空襲台灣的事蹟,並指出「無論從任務次數、轟炸密度、破壞面積與殲敵數量,還是對台灣人民造成的傷亡角度來看,墨西哥空軍所帶來的正面與負面影響,都遠超過了那兩次有中華民國空軍直接間接參與的空襲行動。」除了任務次數之外,這段話的其他論述都過於誇大、偏離史實。有關墨西哥空軍第201中隊參與二戰的經過,國外早在1997年就有人寫成論文,並且列出每一次任務的日期、架次、投彈數量。如果找不到這篇論文,建議作者應該買一本《空襲福爾摩沙》來看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