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第20轟炸機指揮部在1944年10月16日的第二次空襲台灣任務中,只出動75%的B-29兵力轟炸岡山第61航空廠與屏東飛行場,當天未出動的第40轟炸大隊留到17日轟炸台南飛行場。不過到了17日,第一批飛抵台南飛行場上空的13架B-29轟炸機,發現台南飛行場完全被雲層遮蔽,於是飛往預備目標高雄港,在下午1時過後投下炸彈。上圖與下圖是任務中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炸彈都落在海裡。 第40轟炸大隊在當天也特別派出一架B-29,執行編號4MR12的偵照任務。下圖是這架偵察機在高雄港被轟炸後不到一個小時拍下的照片,可能因為先前的轟炸掀起了港灣底部的淤泥,水面看來相當混濁,不過第20轟炸機指揮部認為這是油汙(covered with oil):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4MR12偵照任務幾乎涵蓋全島,以下是美軍在18日所做的立即判讀(點擊可放大): 上面的文字指出台南飛行場在4MR12任務執行當時又被雲層掩蓋,下面這張照片可以證明,台南飛行場就位於照片下半部的雲層之下: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岡山(Okayama)飛行場上空無雲,因此照片相當清晰: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文字提到嘉義(Kagi)飛行場有5/10的雲層,照片看來確實如此: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4MR12任務的立即判讀所列的飛行場是規模較大的,所以美軍比較關心。但其實任務中拍到的飛行場比列舉的還多,例如下圖的湖口飛行場: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在看4MR12任務的照片時,讓我感到興奮的是我的故鄉卓蘭也被拍到了,但可惜我家所在的鬧區剛好被雲遮住。隔鄰的東勢幾乎整個鬧區可在照片中看到,尤其東勢國民學校(今東勢國小)的操場相當清楚,旁邊的鐵道也可以辨識,這是我第一次在美軍的偵察照片中看到當時的東勢: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Tag: 台南
火燒台南城
via Colin Mitchell 1945年3月1日,美國陸軍第5航空隊出動兩個大隊的B-24轟炸台南市,其中第22轟炸大隊先以500磅通用炸彈轟炸,下午一時過後,第43轟炸大隊再對市區投下500磅燒夷彈。我在寫《空襲福爾摩沙》的時候,找不到當天拍攝的空襲照片,所以很可惜的未能在書中呈現當天的恐怖景象。沒想到在出版一年多後,祖父是第43轟炸大隊第403轟炸中隊飛行員,且曾多次執行空襲台灣任務的美國人Colin Mitchell,發現我寫的《空襲福爾摩沙》,熱心提供上面這張空襲照片給我。照片中下方可見台南運河,而台南市區幾乎籠罩在建築物燃燒產生的濃煙之中。 下圖是市區的局部放大,台南運河末端的船溜清晰可見,但是濃煙蔽天的景象甚為震撼! via Colin Mitchell 當天第43轟炸大隊出動三個中隊執行任務,下圖是第64轟炸中隊繪製的轟炸成果示意圖。虛線圍成的梯形區域是該中隊指定的目標區,可見這次任務的目標就是人煙稠密的市區,並非台南飛行場!十字所圍成的橢圓區域則是落彈區: via Colin Mitchell 根據美軍戰後從日方取得的資料,當天台南市共有405人死亡、258人重傷、254人輕傷,1073棟房屋全燒或全壞,435棟半燒或半壞,災情極為慘重。下圖是當天受害者的受害證明書交付申請書: 取自典藏台灣 這次任務所用的燒夷彈是編號AN-M76的500磅燒夷彈,其構造如下圖所示。在撞擊後,引信會引爆最中心的M14 burster(或可翻為啟爆器),將中心第二層的M5白磷igniter點燃,再引燃其外填充的鎂、汽油混合物,燃燒擴散的範圍可達300英尺x600英尺。 下圖的士兵正在插入M5 igniter: 同一名士兵插入M14 burster:
美軍在台南飛行場拍攝的照片
台南飛行場在最近這幾天的新聞裡很紅,所以我就來貼幾張美軍在這裡拍攝的照片。 不過這些照片並不是F/A-18飛行員拍的,而是1945年12月來台勘查台灣遭受空襲的損害狀況時拍攝。上圖離鏡頭最近的行政用建築確定已經在戰後整修過,我個人猜測遠處的棚廠應該也修理過,因為實在太完整。下圖棚廠的屋頂只剩金屬結構,轟炸機前方的彈坑已經填補過,右側顏色較淺的牆面可以看到破片殺傷彈造成的損害。 下圖的棚廠屋頂也被炸彈的震波爆破,根據美軍的描述,左側的轟炸機仍可修復使用。
台南(北)飛行場?
Was There a Tainan North Airfield?
取自杜正宇與謝濟全著《盟軍記載的二戰臺灣機場》Via Tu, Cheng Yu and Shieh, Chi Chuan, “Airports in Taiwan during World War II period” 上圖是美軍1944年9月的一份情報分析裡的照片,注意照片中標示了台南(北)飛行場(Tainan North Airfield),而這張照片的「原版」其實是下面這張1944年3月1日拍攝的傾斜照相:The annotated photo above was included in a US military intelligence analysis report dated…
昭和時期台灣的競馬場空照圖
Aerial Photos of Horse Racing Tracks on Formosa
台灣西部的主要城市在日治時期都設置了競馬場,只可惜這些競馬場在戰後一座也沒留下來。弔詭的是,反而是當時日本的敵人──美國──幫我們保留了這些競馬場的影像。以下就是我在美軍偵察照片上找到的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七座競馬場空照圖,另外我也在Google Maps上繪出這些競馬場的位置,讓各位比較和憑弔。There used to be horse racing tracks in major cities on Formosa when the island was under Japanese rule. After the end of WWII, these tracks were either abandoned or converted…
天(堂)與地(獄)
Heaven And “Earth”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上圖來自於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號航艦(USS Ticonderoga, CV-14)上的第80艦載機大隊在1945年1月15日攻擊台南安平「一座製鎂工廠」後的戰果報告,參與這次行動的包括第80戰鬥機中隊的F6F-5和第80魚雷機中隊的TBM-3。各位可以跟下面這張當天拍下的照片做對照(點擊照片可放大),在照片的右邊還可看到一架低飛的TBM魚雷機。The above figure was from the action report filed by CVG-80 based on USS Ticonderoga (CV-14) describing the attack on “Anpin Magnesium Plant near Tainan” on…
前三次B-29對台轟炸任務的規劃歷程 Planning First Three B-29 Raids Against Formosa
以下文字節錄自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Volume 5: The Pacific Matterhorn to Nagasaki, June 1944 to August 1945這本書。The following is adapted from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Volume 5:…
B-29第三度轟炸 Third B-29 Raid Against Formosa
Source: NARA via Fold3.com 部署到四川新津A-1基地的美國陸軍航空隊第40轟炸大隊,在1944年10月14日執行完對台灣的第一次轟炸任務後,並沒有立即返回印度,但也沒有參與10月16日的對台轟炸行動。他們奉命在17日執行對台南飛行場的大規模轟炸任務,高雄港則是這次任務的次要目標。The 40th Bombardment Group on TDY to A-1 in Hsinching, China, did not participate in the October 16, 1944, raid against Taiwan as the Group was exclusively ord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