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轟炸大隊第405轟炸中隊在1945年4月2日凌晨2時,派出2架各掛載4枚250磅傘降破壞彈的B-25,準備從新竹沿縱貫線鐵路一路南下,轟炸和掃射沿途發現的機會目標(target of opportunity)。不過台灣北部天氣不佳,這兩架B-25往南飛行至鹿港才開始發動攻擊,分別轟炸了鹿港的一座工場,及西螺一座被儲油槽圍繞的大型工場(a very large factory surrounded by oil storage tanks at SEIRO)。上圖即是這次任務拍攝的照片,照片的說明文字僅指出這是機會目標,所以到底這是哪裡?
照片背景的工場看起來很像當時的製糖所,由於鹿港一帶沒有製糖所,所以我就從西螺附近的製糖所找起(其實西螺的英文是Seira,不是任務報告寫的Seiro,但我認為應該是美軍寫錯了),包括溪州、龍巖、斗六這三座。我的運氣不錯,雖然比對溪州和龍巖後都發現不是,仍然很順利就發現上圖就是斗六製糖所一帶,各位可以跟下面這張1945年1月的偵察空照比對。
上圖前景很明顯是一所學校,我剛看到照片的時候就注意到校舍有圍牆環繞,把操場隔開。由於已經確認了斗六製糖所,所以不難確定這所學校就是現在的溝壩國小。該校的網頁指出:民國11年獨立為「溝子壩公學校」;民國33年因為戰爭的關係,遷讀於「大崙國民學校」。為什麼要遷讀呢?後來再Google了一下,原來日軍在1944年11月利用這所學校改為斗六戰俘營!這就可以解釋校舍四周的圍牆了。不過第38轟炸大隊拍下這張照片應該只是歪打正著,不然報告裡就會指出這是戰俘營了。
來源:台灣製糖工廠百年文史地圖
1948年的空照:
來源:台灣製糖工廠百年文史地圖
現代衛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