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第20轟炸機指揮部在1944年10月16日的第二次空襲台灣任務中,只出動75%的B-29兵力轟炸岡山第61航空廠與屏東飛行場,當天未出動的第40轟炸大隊留到17日轟炸台南飛行場。不過到了17日,第一批飛抵台南飛行場上空的13架B-29轟炸機,發現台南飛行場完全被雲層遮蔽,於是飛往預備目標高雄港,在下午1時過後投下炸彈。上圖與下圖是任務中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炸彈都落在海裡。 第40轟炸大隊在當天也特別派出一架B-29,執行編號4MR12的偵照任務。下圖是這架偵察機在高雄港被轟炸後不到一個小時拍下的照片,可能因為先前的轟炸掀起了港灣底部的淤泥,水面看來相當混濁,不過第20轟炸機指揮部認為這是油汙(covered with oil):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4MR12偵照任務幾乎涵蓋全島,以下是美軍在18日所做的立即判讀(點擊可放大): 上面的文字指出台南飛行場在4MR12任務執行當時又被雲層掩蓋,下面這張照片可以證明,台南飛行場就位於照片下半部的雲層之下: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岡山(Okayama)飛行場上空無雲,因此照片相當清晰: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文字提到嘉義(Kagi)飛行場有5/10的雲層,照片看來確實如此: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4MR12任務的立即判讀所列的飛行場是規模較大的,所以美軍比較關心。但其實任務中拍到的飛行場比列舉的還多,例如下圖的湖口飛行場: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在看4MR12任務的照片時,讓我感到興奮的是我的故鄉卓蘭也被拍到了,但可惜我家所在的鬧區剛好被雲遮住。隔鄰的東勢幾乎整個鬧區可在照片中看到,尤其東勢國民學校(今東勢國小)的操場相當清楚,旁邊的鐵道也可以辨識,這是我第一次在美軍的偵察照片中看到當時的東勢: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Year: 2017
B-29第二次空襲台灣任務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第20轟炸機指揮部的B-29,在1944年10月14日轟炸位於岡山的日本海軍第61航空廠後,隔了一天,又出動轟炸第61航空廠和屏東飛行場。其實美軍最初的規劃,是以兩次最大兵力的B-29轟炸第61航空廠,目的是要將其摧毀殆盡。但是位在美國的第20航空隊司令部在14日當天指示第20轟炸機指揮部的指揮官李梅將軍,如果第一次任務能摧毀第61航空廠,就不必再對同一目標發動第二次空襲,改以高雄港或基隆港為目標。次日,第20航空隊司令部再指示李梅在16日只出動75%的B-29兵力,保留25%到17日再轟炸台灣。李梅看過第61航空廠在14日被轟炸的損壞狀況後,決定在16日以第444與第462轟炸大隊轟炸岡山,第468轟炸大隊則轟炸屏東飛行場,留下第40轟炸大隊執行17日的任務。 不過在16日當天,因為領航的疏失,第444大隊有10架B-29飛到屏東投彈。上圖就是序號42-6352的第444大隊B-29在屏東上空投下的炸彈,這些炸彈在照片上只是一群小白點,必須放大才看得清楚。至於這些炸彈落在哪裡,由於屏東飛行場上空的雲量很多,所以看不出來: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可能因為機械故障,42-6352在屏東只投下十多枚炸彈。這架飛機後來在往西返航的途中,於左營上空又投下十枚炸彈: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如果時空換到現代的台灣,上圖就會出現高鐵左營站: Google Earth 這十枚炸彈最後落到左營軍港,不過看來也沒炸中什麼重要目標: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B-29轟炸岡山第61航空廠照片
海軍第61航空廠在1944年10月14日遭美軍B-29轟炸後的空照 上圖是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第20轟炸機指揮部(XX Bomber Command)的B-29,在1944年10月14日首次轟炸位於岡山的日本海軍第61航空廠後,拍攝的損害評估照片。照片上的A與B兩個字母是我加上的,因為接下來我會說明如何根據這兩個位置的受損狀況,確認我在《空襲福爾摩沙》第66頁放的那張Strike Photo是在16日拍攝的。下圖是美軍在同月16日再度空襲海軍第61航空廠後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A位置的廠房已經被炸得一蹋糊塗,B位置的屋頂整個不見,露出裡面的隔間。 海軍第61航空廠在1944年10月16日遭美軍B-29二度轟炸後的空照 下圖則是《空襲福爾摩沙》第66頁照片的局部截圖,注意A跟B位置有不止一處中彈。如果這張照片攝於10月14日,那麼A跟B位置的廠房在當天轟炸結束後就不可能像本文第一張照片裡那樣完整,所以我認定這張Strike Photo是在16日的任務中拍攝。 《空襲福爾摩沙》第66頁的照片截圖 10月14日的Strike Photo真的不容易找,但是我最近在第20轟炸機指揮部第40轟炸大隊的紀念刊物裡找到的一張照片(見下圖),很可能就是14日拍攝的。照片正中間可以看到炸彈爆炸後的蕈狀雲,而在蕈狀雲的根部,隱約可見岡山飛行場的跑道: 下面這張照片是1944年8月25日拍攝的岡山及沿海地區的垂直空照,可以確認跟上圖是同一區域,箭頭所指是海軍第61航空廠的位置: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由於第40轟炸大隊並未參與10月16日第二次空襲海軍第61航空廠的任務,所以幾乎就可以肯定刊物裡的照片攝於14日的首次空襲。
B-29轟炸屏東陸軍航空修理廠照片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第20轟炸機指揮部的B-29,在1944年10月14日首次轟炸台灣,主要目標是位於岡山的日本海軍第61航空廠。儘管這次空襲在軍史上深具象徵意義,到目前為止,我卻還找不到當天拍攝的第61航空廠Strike Photo。我在《空襲福爾摩沙》書中放的那張第61航空廠的Strike Photo雖然在原始照片上沒有註明拍攝日期,我根據美軍拍攝的14日與16日Post-strike Photo研判那張照片應該是16日拍攝,所以我書中的圖說也是這麼寫(有機會再另外說明我研判的方式)。美軍在同月16日再度空襲海軍第61航空廠,不過有部分B-29改為轟炸屏東的陸軍航空修理廠,中研院就蒐集了不少這次任務拍攝的照片。上圖就是其中一張,這些炸彈在屏東一帶上空投下。以下兩張照片是同一捲底片的連續照片,可以看到正中偏右的地方有幾座露天飛機掩體: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再下一張照片就可以看到本文一開頭的那些炸彈在前述的露天掩體附近爆炸: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第20轟炸機指揮部在1945年1月18日派遣偵察機到台灣上空照相,也拍到了屏東飛行場同一地區。下圖即是這次偵察任務所拍的照片,可以看這些掩體附近有許多彈坑。各位可能發現這些彈坑的位置跟上一張炸彈爆炸的位置不完全相符,您沒看錯,因為1944年10月16日還有另一架B-29也把炸彈投在這裡。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台中俘虜收容所空照圖
Source: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日軍用於關押盟軍戰俘的台中俘虜收容所,地理位置是在霧峰的烏溪畔。我根據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Taiwan POW Camps Memorial Society)的網頁找到了它的遺址位置,再經黃湯姆先生(非本名)的指點,在美軍1945年1月24日拍攝的偵察照片上找到了戰俘營(下圖編號1)及日軍強迫戰俘在烏溪上開鑿的水路(下圖編號2,詳見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的描述)。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同地區的現代衛星照片: 下圖是台中俘虜收容所的局部放大,美軍拍攝這張照片時,此座戰俘營已經關閉,戰俘被移往他處: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下圖則清楚顯示了戰俘被強迫開鑿出來的水路: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二戰版的看見台灣:第20航空隊的偵照台灣任務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經歷過台灣空襲的耆老談起他們的戰爭記憶時,可能會說當年美軍的B-29轟炸機如何如何。其實台灣經歷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B-29轟炸的期間非常短暫,只有1944年10月和1945年1月,加起來連十天都不到,遭受轟炸的也限於少數幾個大城市。可能是受到當時統治當局宣傳的影響,才讓這些老一輩印象深刻,他們所經歷的十之八九都是其他飛機的空襲。不過上面這張照片(點擊可放大)就是B-29空襲台灣的照片,從照片上的註記MB11可以知道這是1944年10月16日執行的第11次轟炸任務,也就是B-29第二次轟炸台灣(第一次是10月14日)當天的主要目標是岡山與屏東兩座飛行場,上圖即為炸彈投下前的岡山飛行場,拍攝的飛機隸屬第444轟炸大隊。下圖是第468轟炸大隊同一天拍攝轟炸屏東飛行場的照片,照相的時間點剛好抓到了落下的炸彈。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B-29由於機身較大,所以在機身後段未加壓的機艙內裝設了照相機,拍攝轟炸前(pre-strike)與轟炸後(post-strike)的照片,作為情報蒐集與成效分析之用。 Source: USAAF B-29 Familiariz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ual 美軍還將一部分的B-29改裝成專職的偵察機,在上述機艙前面的加壓段裝設六具相機,型號改為F-13。歷史上最有名的F-13,應該是名為Tokyo Rose的這一架。它在1944年11月1日執行了一次偵照日本的任務,目標包括東京地區,是美軍飛機在1942年4月18日杜立德空襲日本後首次飛越日本上空,因此有高度的象徵意義。Tokyo Rose雖然也是在第20航空隊編制下,卻是隸屬於第21轟炸機司令部(XXI Bomber Command),而非空襲台灣的第20轟炸機司令部(XX Bomber Command)。以下兩張照片裡的飛機就是Tokyo Rose,第二張照片還可以看到一名士官扛著一具空用相機。 屬於第20轟炸機司令部的第一架F-13是在1944年11月25日才飛抵印度,之後再飛越駝峰抵達中國四川的前進基地。這架序號42-24567的F-13在1945年1月13日執行編號5MF9的偵照台灣任務,在底片上留下了AC 567的註記: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下圖是42-24567在5MF9任務拍攝的照片之一,照片裡的島嶼就是現稱小琉球的琉球嶼: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另一架F-13在1945年1月18日執行編號5MF15的偵照台灣任務,拍下了以下照片,右側的白色V字形就是松山飛行場。所以B-29雖然未曾轟炸過台北市,在戰爭期間是曾經飛越台北上空的(戰爭結束後,B-29也曾經到台北市上空空投物資給盟軍戰俘)。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在使用這些美軍偵察照片時,照片上的註記文字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訊,但是使用上仍要注意,因為忙中還是會有錯。例如5MF15任務照片的最前面附了下面這張地圖,標示出涵蓋的區域,但卻把日期寫成1944年1月24日。第40轟炸大隊在1944年初都還沒有進駐亞洲,怎麼可能偵照台灣?再比對其他的文件,也可以發現24日的日期不對,應該是18日: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二戰版的看見台灣:第21照相偵察中隊的對台偵照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上面這張照片(點擊可放大)取自美軍情報單位在1944年2月完成的《Formosa Interim Report》,照片上標示的主要地區為淡水(Tamsui)、北投(Hokuto)、士林(Shirin)、松山機場(Matsuyama Airport)、台北(Taihoku)。照片右上角註明的拍攝日期為1943年4月1日,所以這是目前為止我找到的最早一張美軍對台空中偵察照片。在同一份報告中,桃園及新竹地區的偵察空照也是在同一天拍攝。不過報告所附台灣其他地區的空照拍攝日期就晚得多,而且集中在1943年的11與12月。雖然報告並未說明拍攝這些空照的單位為何,但幾乎可以確定是直屬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Fourteenth Air Force)的第21照相偵察中隊(21st Photographic Reconnaissance Squadron)。 中央研究院從美國國家檔案館取得的台灣地區舊航照中,也有少部分是由第21照相偵察中隊拍攝的,最早的一卷是在1943年11月22日拍攝(《Formosa Interim Report》也曾引用)。我個人認為比較有趣的是1944年3月1日任務的照片,這次任務的底片罐號是F09377及F12039,卻是由同一架偵察機上的三具相機(分別是左側、垂直、右側,稍後我會再說明)拍攝,只要找到對應的底片編號,就可以拼湊出目標區從左側地平線到右側地平線的全景。以下三張照片就是該任務中拍攝鵝鑾鼻半島及滿州庄(現在的屏東縣滿州鄉)的左側、垂直、右側空照(編號都是5號): 左側相機拍攝的照片L05(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垂直相機拍攝的照片TV5(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右側相機拍攝的照片R05(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各位可以把前三張照片跟下面的同地區現代衛星照片(點擊可放大)作比較: 現在的鵝鑾鼻半島及滿州鄉衛星照片(Source: Google Earth) 下面的照片是第21照相偵察中隊在1944年8月25日拍攝的(底片罐號是F10303),照片中心點右下側的倒V字形區域是小港飛行場(現在的小港機場):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這卷底片有趣的是最後一張(如下),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在降落後還啟動了右側相機的快門,所以拍下了降落地點的地面照片(不知道這是中國的哪裡?):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第21照相偵察中隊當時配備的偵察機是從P-38戰鬥機發展而來的F-5系列偵察機(千萬不要跟後來的F-5系列噴射戰鬥機搞混),原來位於P-38機鼻位置的機槍或機砲被移除,改為照相機艙。F-5的相機有多種配置方式,前面看到的左側、垂直、右側照片是利用所謂的三物鏡攝影(tri-metrogon)配置,以三具相機同時拍攝。下圖(不是第21照相偵察中隊的飛機)顯示了F-5左側與垂直照相的窗口,在機鼻另一面與左側窗口對稱的位置還有一個右側照相的窗口,除了三物鏡攝影所用的窗口,下圖也顯示了F-5的其他照相窗口: 第21照相偵察中隊偵察台灣所用的F-5偵察機以F-5A與F-5B兩種構型為主。因為F-5A是以P-38G為藍本發展出來,而F-5B是基於P-38J的設計,兩者在外型上的最大差異是螺旋槳下方的冷卻系統進氣口,F-5A(P-38G)的進氣口比較呈流線型,所以我們就可以從照片判斷出1944年3月1日的任務是由F-5A執行,而執行8月25日任務的是一架F-5B。下面兩張照片分別是第21照相偵察中隊的F-5A與F-5B,各位可以比較一下冷卻系統進氣口的差異: 第21照相偵察中隊的F-5A 第21照相偵察中隊的F-5B
這份快刀計畫的文件,你看懂了多少?
有人質疑我寫書都不用注釋來說明內容的出處。其實我最近的兩本書跟我的工作很類似,都要整理解讀大量的資料,差別在於我的工作有高效能的資料庫跟軟體工具可以運用,而我寫書只能用紙筆跟我的大腦來整理成千上百的檔案文件。所以如果我要按照學術規格來註解,這兩本書恐怕至少會膨脹成原來的1.5倍厚。尤其是黑貓中隊執行的每次任務至少有一二十個相關文件,全部列出來會非常可怕。 另一個問題是註明這些出處對大部分的讀者有幫助嗎?還是只是虛佔篇幅而已?以下面這份檔案為例,中情局的網站列出的文件名稱就只是 (Untitled) 這樣而已,像這種文件比比皆是,把出處寫出來恐怕只對極少數的學者有意義。即使讀者有辦法按照注釋的出處找到原始文件,十之八九也看不懂。各位可以嘗試解讀以下文件的內容,再往下看可以看到我的說明: A: 任務編號 B: 預定起飛日期與時間 C: U-2搭載的系統,以暗碼表示 D: U-2的機號,但是這份文件在解密時被遮蔽了,所以看不到 E: 飛行員,前半部都被遮蔽,所以我從來不知道寫什麼,幸好這份文件沒有把 19 這個編號遮蓋,這是王政文的代號 F: 預定降落日期與時間 G: 進入禁區的時間點 H: 我看到的文件都是寫 NONE,所以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以上全車自由座,請勿對號入座。
王政文執行黑貓中隊首次Delta II相機偵照任務
在任務中(作戰或訓練)殉職的黑貓中隊飛行員,由於自己無法在快刀計畫解密後受訪,所以後人對於他們執行任務的狀況往往所知不多。在訓練任務中殉職的飛行員尤是,而1965年10月22日於訓練任務中失事的王政文便是其中之一。中華戰史文獻協會編纂的《空軍特種作戰史(三)》雖然概述了王政文在1965年5月14日執行的偵照任務,不過描述的重點放在他冒險犯難的事蹟,對於黑貓中隊的主要任務——高空偵察——這部分著墨不多。其實這次任務對於快刀計畫也具有象徵性的意義,因為這是中情局H分遣隊的U-2首次在作戰任務中以Delta II(或稱112B)相機進行偵照。 當時的美國總統詹森在2月13日決定北越進行持續性的大規模轟炸,發動代號ROLLING THUNDER的作戰行動,從3月2日正式展開,從此越戰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由於美國擔憂中共持續援助北越,美國的情報委員會在5月12日指示將位於中越邊界的憑祥列為U-2最優先偵照的目標。憑祥雖然只是個小鎮,卻是連結中國與北越的重要鐵路轉運站(上圖以紅框標示的Ping-hsiang)。中央情報局當天就下令H分遣隊準備在14日上午執行C285C任務,憑祥列為首要目標,而且首度改用高解析度的Delta II相機。此型相機的前身是CORONA偵察衛星所用的C Triple Prime相機,中情局在1963年請製造商Itek改裝成Delta I(又稱112A)相機,供U-2使用。桃園H分遣隊的美籍飛行員(不是黑貓中隊)曾在1963年底,兩度以Delta I相機偵察北越地區。Delta II相機是由兩部Delta I相機改裝而成,具有立體照相功能,最佳解析度可達11英吋,遠優於黑貓中隊原本使用的B型相機。 下圖是中情局照相判讀人員於任務結束後繪製的照相路線圖,若跟《空軍特種作戰史(三)》的附圖比較,可以發現後者較為簡略。事實上,根據中情局的其他任務資料,王政文起飛後是往台灣東海岸飛行,而且中情局透過監聽得知中共的預警雷達在這一段航線就開始監控這架U-2。《空軍特種作戰史(三)》附圖畫的航線是沿著台灣西岸飛行,顯然是畫錯了。除此之外,該文也把憑祥東方的寧明誤寫成明寧。 儘管Delta II型相機有很好的解析度,它的刈幅寬(swath width)卻僅有16海里左右,這可以從下方的任務涵蓋圖看出來,憑祥就位於右上角CH兩個字的上方: 《空軍特種作戰史(三)》提到王政文的U-2在這次任務中曾經兩度遭到中共的MiG-21躦升攔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中情局的報告(點擊可放大),有較詳細的描述。王政文機上的第12號與第13號系統雖然在這次任務中曾經發出警示及作用,這只表示系統曾經接收到地對空飛彈火控雷達的訊號,並不表示有飛彈發射。《空軍特種作戰史(三)》說「地對空導彈發射攔擊1次」其實是錯的,各位也可以參考以下報告的最後一段: 下圖是這次任務在海南島東北角的清瀾港拍到的魚雷快艇,各位可以感受一下Delta II相機的解析度。
歷史上的今天:1945年5月30日高雄市空襲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1945年5月30日,第5航空隊傾全力出動所有妥善的B-24,以260磅破片殺傷彈轟炸高雄市一帶的日軍防空砲火陣地。為了安全起見,飛機的投彈高度都設定在一萬五千英呎以上,並使用雷達反制裝置,同時投放金屬帶干擾日軍雷達的運作。第22轟炸大隊第2、19、33、408轟炸中隊出動29架B-24,第43轟炸大隊第64、65、403轟炸中隊25架,第90轟炸大隊第319、320、321、400轟炸中隊27架,第380轟炸大隊第528、529、530、531轟炸中隊34架,總計有115架B-24參與這次大規模的空襲任務。上圖是第43轟炸大隊第403轟炸中隊拍攝的照片,由於是使用260磅破片殺傷彈實施轟炸,炸彈爆炸產生的濃煙體積較小,在黑白照片上不易看清楚,所以我用箭頭指出三處炸彈的落點。 下圖是第403轟炸中隊在任務報告中的附圖(點擊可放大),圓圈是當天目標之一的日軍防空砲火陣地,所以上圖只有最左邊箭頭的炸彈命中目標,另外兩處都是miss。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下圖是這座陣地在1944年10月的原貌(點擊可放大):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下圖是第380轟炸大隊在這次任務前收到的任務指令: 當天有4架B-24因故在高雄以外的地點投彈,其中包括第43轟炸大隊編號853的B-24,這架飛機因為一具發動機故障而無法飛抵目標,所以就近在恆春附近投下炸彈。機員之一的James Rodella在日記中寫下了當天的任務: 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人紀念發生在1945年5月31日的台北大空襲,因為這是台灣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單一城市在單日遭受最大規模空襲的一次。然而如果以規模來看,這次發生在台北大空襲前一天的轟炸也有四個轟炸大隊超過110架的B-24參與,其實也稱得上是一次大空襲,更何況高雄市還是台灣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受害最嚴重的城市。不過我的重點其實是不應該以空襲規模大小作為紀念的標準,即使只有一個人受傷的空襲,對於當事人和家庭也可能是一輩子無法磨滅的沉重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