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的今天:首批支援佔領台灣的美國軍艦抵台
Posted on October 14th, 2016 No comments二次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在1945年9月擬定《台灣省佔領計劃》,「…預定於十月十二日開始向台灣輸送正規軍,以接受該方面日軍之投降,解除其武裝,佔領全部台灣…」。前進指揮所的數十名官兵在10月初與美軍人員搭乘美軍飛機來台,但是執行軍事佔領的主力部隊就非得靠美國海軍艦艇的載運不可。目前已廣為人知的是第70軍在10月17日搭乘美軍第7艦隊的船艦登陸基隆,但其實第一批支援國民政府佔領台灣的美國軍艦在14與15日就先抵達基隆「探路」,包括第73.12特遣支隊(Task Group 73.12)以下兩支特遣區隊(Task Unit)的艦艇:
- 第73.12.1特遣區隊:聖路易號輕巡洋艦(USS St. Louis, CL-49)、菲利浦號驅逐艦(USS Philip, DD-498)
- 第73.12.2特遣區隊:YMS-224、YMS-259掃雷艇
這四艘軍艦是在10月11日從上海出發,14日清晨抵達富貴角外海。兩艘掃雷艇先進入基隆港,與日方協調為另兩艘較大的軍艦提供領港員,但因故未能於日落前返回與聖路易號及菲利浦號會合,所以後兩艘軍艦暫時往北方撤退過夜。15日上午8時,兩艘掃雷艇載著領港員出港與聖路易號及菲利浦號會合。在掃雷艇的前導下,聖路易號與菲利浦號於下午1時過後先後進入基隆港,聖路易號停泊於16號岸壁,菲利浦號在17號岸壁靠泊。
戰後首批抵達台灣的美國軍艦,是在1945年9月5日進入基隆港,其目的是為了撤離被日軍拘禁在台灣的同盟國戰俘(詳見「歷史上的今天:盟軍結束在台灣撤離戰俘的行動」),雖然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但是跟台灣的前途關係不大。負責接離戰俘的軍艦在停靠基隆港期間,由美軍派出衛兵戒護,嚴禁台灣人平民百姓接近。
而在10月14與15日抵台的美國軍艦,儘管未搭載任何中國部隊,卻緊緊關係到台灣的未來。當聖路易號與菲利浦號進港時,還受到一艘滿載台灣人的平底船以旗幟、歡呼、炮竹、樂隊相迎。之前參與戰俘撤離任務的美軍空中與地面救援小組(Air Ground Aid Section, AGAS)兩名海軍軍官,及若干前進指揮所的美軍人員,曾登艦拜訪第73.12特遣支隊的指揮官(即聖路易號的艦長)。而曾經與美軍協商戰俘撤離工作的日本軍官Captain Fujio,也曾數度登艦與指揮官會商。其間也有前進指揮所的中國軍官,包括Fan、Ma、Lin等將軍(Generals)前來拜會,其中General Fan應該是前進指揮所的少將副主任范誦堯。
以下照片是在聖路易號上拍攝的,時間是上述人士登艦拜會的時候。場合看來有中國人與日本人,說不定也有台灣人士。有些人出現在不只一張照片上,不過我一個人也認不出,但直覺是第三張與第四張照片裡穿中山裝的人很可能就是范誦堯。
第70軍, 第7艦隊, 范誦堯, Task Group 73.12, USS Philip, USS St. Louis, YMS-224, YMS-259, 前進指揮所, 台灣省佔領計劃, 基隆Leave a reply
Recent Comments
Doolittle Raid Photos: Yokosuka